< xmlns="http://www.w3.org/1999/x"> 18银行垄断1292亿A股短融券承销 券商全军覆没 - 期货 - 消费者协会 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18银行垄断1292亿A股短融券承销 券商全军覆没 2011-08-25 10:23: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

8月24日,深圳机场(5.00,0.04,0.81%)(000089.SZ)发布关于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核准的公告。

  股市低迷,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大行其道。

  8月24日,深圳机场(5.00,0.04,0.81%)(000089.SZ)发布关于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核准的公告。

  同日,惠天热电(000692.SZ)发布2011年度第二期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的提示性公告,此前,惠天热电已于今年2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亿元短期融资券。

  这只是一个缩影。

  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计120余家A股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总金额高达1300亿元以上,10多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百亿元左右的中期票据。

  此外,今年截至8月24日,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总额为731亿元,而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511.5亿元。

  “现在市场低迷,股权融资势必不划算,监管层也鼓励我们发债融资。”8月24日,某大型上市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无疑是机构债券承销部门的福音。但这福音,似乎与同上市公司关系最为紧密的中介机构——券商关系不大,银行正在大举切走券商的蛋糕。

  商业银行瓜分蛋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工具中,最受青睐的当属短期融资券。据本报记者统计,自年初至今,共计120余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50期短融,总金额高达1292亿元。

  一位债券一级市场人士介绍,目前短融的承销费用按年收取,在4‰左右,由此可以计算出,今年以来,承销商在上市公司短融承销方面的收入在5.2亿元左右。

  这5.2亿元“蛋糕”几乎全由银行瓜分——包括17家商业银行和2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其中,建设银行(4.56,0.07,1.56%)以273亿元的承销金额高居承销额榜首,而兴业银行(13.38,0.38,2.92%)则有20家上市公司选择其作为主承销商,承销家数最多,当属“人气王”。

  此外,招商银行(11.91,0.27,2.32%)作为17家上市公司短融券的主承销商,承销金额达156亿元,光大银行(3.11,0.05,1.63%)以9家108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居前。

  作为上榜的两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中国进出口银行则取得了主承销5家、总金额达66.5亿元的不俗成绩,而另外的国开行虽然在短融承销方面实力不俗,但由上市公司发行的短融券,其只承销了2只。

  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主承销商资格的机构,共计24家,其中,券商只有两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12.20,0.12,0.99%)。

  据本报记者统计显示,上述120余家上市公司共计148期短融的发行当中,没有一家是由券商作为主承销商的。

  其中,唯有中信证券主承销的15亿元短融券,发行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改制,拟上市。

  步步为营

  此前,上市公司融资,无论选择股权抑或债权融资,一直都是券商的领地。

  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1条之规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由此,商业银行没能进入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承销领域,仅有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具备企业债承销资格。

  由此,发改委主导的企业债和证监会监管下的公司债的发行承销,均由券商垄断。公司如若选择发债融资,只有公司债和企业债可供选择,承销商均为券商。

  2005年,央行打破发改委垄断,开发短期融资券,并打破审批制引入备案制,实行余额管理。

  短融属于一年期以下债券,但央行称“这是一种融资票据”。市场人士将此举称为“打擦边球”,短融因其更便利的发行机制受到市场欢迎。

  2007年9月,央行将其金融市场司的部分职能分出,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银行(2.98,0.03,1.02%)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接受短融发行注册。

  随后,央行于2008年4月再次激荡债市,推出期限为1-5年的中票,直接与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形成竞争,并因为交易商协会更市场化的“注册制”而迅速壮大。

  这也给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开辟了新的通道。

  而随着短融、中票的崛起,蛋糕也逐渐转移到银行手中。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 垄断 1292亿A

上一篇:北京汇冠过而不上 疑被最大客户三星电子抛弃 下一篇:风帆股份定增生变 项目未开工蹊跷花9000万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