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s="http://www.w3.org/1999/x"> 供需格局面临变化 玉米期价或将重新定位 - 期货 - 消费者协会 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供需格局面临变化 玉米期价或将重新定位 2011-10-26 15:56:25   来源:人民网   评论:0 点击:

  面对国内的增产形势,预计2012年玉米市场供需前景要好于2011年,玉米期价面临着供需格局调整后的重新定位

      面对国内的增产形势,预计2012年玉米市场供需前景要好于2011年,玉米期价面临着供需格局调整后的重新定位。加之国家高调轮出储备玉米以及进口玉米的潜在冲击,玉米期价在基本面上很难觅得持续走高的动力。

  在当前宏观因素主导的市场氛围下,玉米与周边品种的比价面临修复,其阶断性波动的特征更有赖于整体市场氛围的演变。

  考虑到种植成本和收储政策的支撑,目前玉米价格向下调整的空间比较有限,5月合约在2200元/吨的支撑力度较强。如果后期宏观层面因素向令人担忧的方向发展,不排除玉米价格反弹过后向2100元/吨一线寻求支撑的可能性。

  近期,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下,国内玉米跟随整体市场走了一轮跌势。加之秋粮丰产、国储轮出对玉米期价形成利空压制,当前玉米指数已经接近去年11月末的低点。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环境及基本面因素,玉米期价面临较大压制。

  供需格局面临变化

  自2009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一直呈现偏紧的供需格局。然而2011/12年度国内玉米丰产形势明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加剧,玉米市场需求可能面临一些变化,供需形势或将有变。

  供给方面,今年玉米市场的特点是产量会有明显增长,北方玉米主产省多数增产。因天气总体良好,种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以东北地区为例,内蒙古、辽宁、吉林产量情况均好于去年。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2011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在3315万公顷,较上年度增加65万公顷;玉米产量预计在1.845亿吨,较上年度增加725万吨,非官方预测今年增产也在600万吨左右。其中吉林省大概增产10%、约200万吨,黑龙江省今年增产也约在300万吨左右。

  一般情况下,对于玉米的基本面分析侧重于对供给方面变化,需求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但目前来看,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需求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饲料需求增长一直比较稳固,即使在2008/09年度仍然增长了280万吨。而工业消费则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较大,2008/09年度的玉米工业消费出现了首次回落,减少了250万吨,此后一直维持增长态势。

  如果未来经济前景恶化,工业需求出现回落,那么国内玉米的供需前景将向宽松方向转变,至少要好于2010/11年情况。如果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正常,国内外经济不发生大规模的危机,国内玉米市场尤其是深加工企业用粮需求只增不减,供需状况则不容乐观。

  深加工的玉米用量目前为止突破了5500万吨,有分析说达到6000万吨,更有传出6200万吨的水平。未来几年,玉米需求还会以年均600万吨的速度增长,即便控制了深加工环节,预计每年还会增长4%以上,价格也有上涨机会。

  饲料需求方面,当前生猪养殖利润高企,9月份生猪养殖利润又有所增加,每头生猪养殖利润高达600元~700元,因此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到明年2~3月份左右,生猪价格或因供求关系改变而出现回调,养殖利润将下滑,届时饲料生产将难以承受过高的玉米价格,小麦替代玉米量会增加,玉米饲料消费需求增速也将减缓。  据了解,目前大型深加工企业尤其是产业链长、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利润尚可,但利润点主要在淀粉糖、赖氨酸等二次加工产品上,小型加工企业尤其是淀粉企业经营困难。   目前来看,市场对于加工需求维持高增长的信心也在动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于远月合约的心理预期。今年第四季度,玉米深加工产品(除淀粉外)以及饲料生产企业仍有望保持较可观的利润,但如果明年上半年养殖企业效益以及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发生转变,玉米市场价格则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调。   进口玉米价格占优势   9月份以来,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连续下跌,跌幅相对国内更甚,内外盘价差的拉大使得进口玉米机会开始显现。   从9月中旬开始,美国进口玉米的完税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截至10月13日,美国11月船期2号黄玉米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报价为281.00美元/吨,对中国港口CNF(成本加运费)报价为335.50美元/吨,到港完税价格为2490元/吨,比广东深圳蛇口港玉米价格低50元/吨。   从图2可以看出,进口玉米价格高于国内市场始于去年8月份,拐点出现在今年9月份,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这段时间,美国玉米价格过高限制了中国进口。   而目前国内正值新粮上市,现货价格已从高位回落,阶断性供应紧张得到缓解,国内玉米供需格局正处于微妙变化中,虽然目前进口玉米价格有优势,但国内并不急于进口美国玉米。另一方面,国际玉米价格回落对国内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除了近月合约表现较为坚挺外,远月合约的大幅下跌使得现货价格预期不断降低。   刚刚出炉的美国农业部报告上调了2010/11及2011/12年度的美国玉米库存,2010/11年度玉米最终库存11.28亿蒲式耳,高于9月份预估的9.20亿蒲式耳;2011/12年度新作玉米最终库存8.66亿蒲式耳,高于9月份预估的6.72亿蒲式耳。市场在报告出炉前以一个涨停板提前反应,但报告的结果却并非利多。如果说外盘还能从中国采购美国玉米的传言中获得一些支撑,那么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则难言利好。   贸易商慎购农民惜售情绪减弱   通常新粮上市,玉米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落。今年新粮上市较早的山东地区玉米收购价格短期出现了大幅跳水,而国庆节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亦有所松动。   当前,大部分贸易商暂停陈玉米收购,采购新玉米态度谨慎,港口玉米库存增加速度缓慢。与此同时,相较往年不同的是,本年度种植户售粮节奏偏快。由于初期上市的新玉米水分含量高,农民的销售意愿较强,另外国内外期货价格的下跌也使市场之前的看涨情绪开始转变。目前多地新粮价格尚未形成主流报价。   当前玉米加工行业利润不高,企业在采购上也会相对谨慎,出现去年产区抢粮情况的概率很小。   此外,9月下旬国家轮出370余万吨国储玉米平抑市场,并要求11月底之前全部出库,市场供应增加,国内玉米市场新陈衔接矛盾大大缓和。
 与周边品种比价面临修复   在9月份系统性下跌之后,玉米无论是内外盘比价还是与国内相关品种(如同作饲料的豆粕、小麦)相比,比价关系都偏低。从这个角度看,玉米期价仍有下跌空间。   从图3可见,豆粕与玉米的比价区间多分布在1.4~2.2,历史均值在1.72,而目前比价在1.35附近,已经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使得“空玉米多豆粕”的操作有了套利机会。如果国内豆粕价格能够追随美豆逐步走高,玉米也有跟随反弹的可能。但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大宗商品集体走弱,玉米则可能因比价关系成为投机资金追空的对像。   期价下跌后考验成本支撑   从大商所组织的产区考察情况来看,今年玉米种植成本较去年相比涨幅明显,其中以种子、化肥、人工成本最为明显。   基于种植成本上涨幅度较大的考虑,加之年内玉米价格不断走高的推动,在调研中受访农户多对新季玉米开秤价格存在较高预期,预期新粮开秤价基本集中在1950~2100元/吨。而最早开始挂牌收购的吉林长春大成也报出了14%水分新玉米2150元/吨开秤价格,相对于去年14%水分新玉米1750的开秤价提高了400元/吨。   考虑到种植成本对于价格的支撑,目前远月合约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另一个潜在的支撑因素来自国家的收储政策,但目前收储数量、价格都未确定,而且今年补库存的迫切程度要缓于去年,现在还难以成为推动价格持续走高的动力。   此外,对比一下2008年的情况可以看到,2008年玉米期价持续下跌时,相对于现货价格仍然小幅升水。但今年的情况则不同,期现价格倒挂比较明显,大连港口玉米现货价格至少在2400元/吨以上,而1205合约还在2200元/吨上方徘徊,现货贴水较大也限制了期货价格的回调空间(图4)。   近日期价在守住2200一线后出现了反弹,主要是空头主动平仓所致,短期缓和了盘面的压力,但来自基本面的推动仍然十分有限。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供需 格局 面临

上一篇:实际控制人以股抵债 光耀集团曲线入主新都酒店 下一篇:25日芝加哥农产品集体走弱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