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s="http://www.w3.org/1999/x"> 券商直投收获季:三成项目业绩“变脸” _ - 期货 - 消费者协会 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券商直投收获季:三成项目业绩“变脸” _ 2011-11-04 16:54: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数年的劳作与期待,券商直投业务迎来收获季。  据《第一财经日报》梳理统计,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22家券商直投项目实现IPO,远超过去年全年13家的数据。但今年以来上市的直投项目的账面回报和业绩表...

  数年的劳作与期待,券商直投业务迎来收获季。

  据《第一财经日报》梳理统计,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22家券商直投项目实现IPO,远超过去年全年13家的数据。但今年以来上市的直投项目的账面回报和业绩表现,却远低于此前预期,前景不容乐观。

  • 、平安财智投资的方直科技等。而踩在入股时点上,从入股到上市为13~14个月的直投项目多达7个。

      这些投资回报周期甚短的案例或将成为末班车,上述这些饱受市场诟病的“突击入股”现象已遭监管层明令禁止。

      今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一方面明确证券公司可以开展直投业务,从而拓展了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规定,证券公司担任拟上市企业的辅导机构、财务顾问、保荐机构或者主承销商的,自签订有关协议或者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或投资基金等不得再对该拟上市企业进行投资。这意味着,“保荐+直投”模式已从制度上被终结。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PE扎堆农业 瞄准产业链“关键” _ 下一篇:银行股走势疲弱 市场仍不“放心”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