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市场人士也强调,开门红可能仍有不确定性,外围市场节日期间的过山车行情无疑给A股四季度走势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大盘股接连登场、通胀压力犹存的前提下,股市人气难聚、资金难聚。在业内人士看来,四季度是否真正完成筑底,更多地要取决于国内经济走势和调控政策。
有史以来最长熊市
到今天开盘,内地股市自2007年10月16日开始的调整时间就超过了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的大熊市的持续时间,成为内地股市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熊市。市场人士分析,上一轮大熊市的结局有助于我们判断目前这轮熊市结束的时间。他们分析,2001年6月14日开始的大熊市是由于管理层推出《国有股减持办法》,启动全流通进程。而那一波大熊市之所以持续了将近4年,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尽管管理层也曾经几次出手相救,如叫停了国有股减持,但因为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全流通问题一直让市场无法翻身,2001年的「10.23」行情和2002年的「6.24」井喷都成为短命行情。直到2005年6月4日内地推出股权分置改革,并推出一系列为股权分置改革护航的措施,接近4年的大熊市才结束,市场进入长牛轨迹。就是说,造成长熊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判断长熊行情结束的重要标准。
自2007年10月16日开始的大熊市的形成原因,情况比上一轮更复杂。一是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胀,国家实行紧缩政策,连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市场持续高速扩容;三是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四是资金面持续紧缩。而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在9月份通胀继续处在高位,国家虽然不再继续加息和提准,但货币政策依然没有转趋宽松的迹象;尽管市场已经疲弱不堪,而管理层扩容的高压态势还没有放松的迹象;外部环境最坏的时候虽然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重,市场隐患继续存在;内地资金面紧张情况依然存在,而关于内地银行业风险提高,地方债问题严重和内地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经营出现观点的顾虑仍然制约着场外资金入市的积极性。所以,市场人士认为,在这些导致股市自2007年10月16日以来出现长熊的因素没有见到减缓乃至解决迹象的时候,期望市场出现转势就缺乏依据。
转势仍然遥远
内地股市今年一直熊的走势出乎市场各方的意料。昨日中午记者和多位私募基金经理在一起探讨股市,听到的多是悲观的说法。以今年开盘点位算,上证综指今年前9个月跌了466点或16%,而深证成指同期跌幅为2286点或18%。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是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小板指数跌了1810点或24%,而创业板跌了351点或31%。市场人士注意到,内地股市目前情况和2010年7月初非常相似,无论是前期累计跌幅还是日成交量,都十分接近。但2010年7月2日见2319点后大盘出现可观的反弹,那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最低见到2348点的沪市会否出现类似去年7月2日的反弹?
市场人士认为,超跌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就无法和去年的反弹力度相比。首先、超跌反弹的动能首先来自大盘前期累计跌幅的巨大。二、是两市股票市盈率跌至创纪录低位。根据彭博编制的数据,目前,上证综指与预期盈利之比为10.9倍,为历来最低水平。按目前盈利计算,上海股市的市盈率为12.6倍,同样处于历史低点。三、是周边环境有了好转的迹象,市场也出现了反弹。四、是年底将至,今年以来市场各方亏损严重,各路主力会利用今年仅有的两个多月营造做多氛围,以免集体自杀。五、是每年的四季度都出现一定幅度的跨年度行情。六、是通胀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回落。但他们就强调,因为今年资金面紧张情况比去年严重,市场信心也明显比去年低迷,管理层也难得见到呵护市场的表态,类似去年7月2日至去年11月11日的大行情就不敢奢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