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中央主导 文化产业大发展已至窗口期 2011-10-10 10:19: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本报记者 夏芳  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重点讨论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大发展、大繁荣已至窗口期。  我...

  本报记者 夏芳

  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重点讨论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大发展、大繁荣已至窗口期。

  我国文化产业仍属小产业

  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码

  记者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近三年,针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并将其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较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这一规划的发布,也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梯队。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地位,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如今,即将召开的六中全会将全面深入讨论文化体制改革,无疑将让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再次升华。

  不过,横向比较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属小产业。受访专家表示,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消费出现一个爆炸效应当是大势所趋。因此,无论从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渠道,还是内容制作方面,都需要继续加强扶持力度和政策环境的构建。

  一直活跃在中国传媒投融资市场前沿的史坦国际董事长苏纲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文化产业是一个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大家总体上是看好的。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出版、报业来说,如果没有新的优质资产注入,表现可能并不是很好。整体上看,我国资本市场传媒板块正在崛起,但相对于我们的文化产业规模而言,这种市值的增长是与之不相称的。另外,相对于国外文化传媒产业的GDP贡献来说,我国传媒产业的GDP贡献更是相形见绌。

  创业板助推文化企业上市潮

  文化板块总市值已达1278亿

  事实上,正是有了政策的支持,我国文化类企业包括新媒体近年来上市步伐明显加快。节前,浙报传媒(600633,股吧)成功借壳登陆资本市场,我国文化板块上市公司又增加了新的一员。

  不过,总体来看,我国文化类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相对较少,而且多数公司都是以借壳的形式步入资本市场大门的。

  据统计,目前文化类企业。

  细数我国文化类上市公司迈入资本市场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10月,上海新华传媒(600825,股吧),表明安徽出版集团借壳科大创新成功登陆A股。今年4月,江西出版集团借壳江西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日前浙报传媒也成功借壳ST白猫而走进资本市场。

  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市场25家文化类(包括广播影视、传播类企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利润总额为24.4亿元,总市值为1278亿元。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数量和规模都较小。

  文化产业证券化将加快

  微型企业融资瓶颈待破解

  如前所述,我国多数文化类上市公司是依靠借壳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那么,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一现象是否将会改变?

  对此,苏纲宪认为,文化传媒企业有其独特性,一是规模大多比较小,再是存在着一些采编内容和业务方面的剥离问题。根据这种特点,传媒文化企业应走并购重组的道路合并同类项,这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则表示,文化产业借壳上市是比较适宜的方式。一方面,从上市渠道看,利用壳资源上市能够有效减少IPO费用;另一方面,可选性置入资产有利于文化类企业对审核红线进行合理把握,提高IPO过会率。

  谈到文化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苏纲宪还表示,已经上市的传媒企业也需要不断并购重组,收购一些上下游资源,完善自己的产业链。要不然,也有可能因为势单力薄、继续造血功能的缺乏而被资本市场抛弃退市。

  在苏纲宪看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譬如,文化企业大多数是微型企业,面临着金融服务方面的瓶颈。因此,需要国家层面建立和完善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贷款、担保、融资的渠道,满足文化传媒产业所担负的社会引导功能,又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符合文化产业的特性和发展规律。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则认为,既然是产业就要和资本市场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而且要实现资本化、证劵化发展。因此,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大加快。

  “先放开一块,让民营资本进来,把市场微观主体搞活,把增量做大。”齐勇锋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作者:夏芳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秦研科)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中央 主导 文化产业 大发展 已至

上一篇:文化传媒板块产业政策支持阶段性投资机会呈现 下一篇:科达股份与大股东纠结难断 子承父业遭遇投资者质疑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