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近三成用户曾被银行理财品"忽悠"
2011-11-21 10:41: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理财市场迅速扩张,商业银行误导销售的现象也是愈演愈烈。银率网发布的《2011年度360°银行评测报告》显示,24.79%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有过被误导的经历。  从误导现象发生的原因来看,银行业务人员出...

    随着理财市场迅速扩张,商业银行误导销售的现象也是愈演愈烈。银率网发布的《2011年度360°银行评测报告》显示,24.79%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有过被误导的经历。
  从误导现象发生的原因来看,银行业务人员出于业绩考核及自身利益的考虑,夸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为误导现象的痼疾,占比16.67%,排在首位;其次是由于银行业务人员不专业导致的误导,占比15.56%。银行驻点保险人员误导客户、收费情况不如实告知、将保险当做理财产品销售也是产生误导销售的重要原因。
    在“忽悠”客户的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的误导率最高,达16.26%,与2010年基本持平;外资银行误导率降至15.58%,较2010年的17.57%降低了1.99个百分点,这是因为2011年外资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种类减少,而以中等风险理财产品为主,且年内外资银行销售行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规范;股份制银行的误导现象明显好转,误导率比2010年明显减少了4.15个百分点至8.65%;城商行误导率减少了2.17个百分点至6.99%。
  银率网相关人士指出,各年龄阶段人群被误导的比例有所不同,31-40岁的投资者被误导的比率最高,这是和不同阶段人群的经济实力以及相匹配的金融知识密切相关的。因此,要降低银行误导率需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其次是需要为银行用户普及更多的金融知识,使用户在购买产品时能够真正根据自身需要正确选择。
  此外,在调查中,理财产品说明书晦涩、信息不全等问题首次被提及。银率网上述负责人认为,这反映出投资者开始关注理财产品书面文本的规范性,是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理性化、成熟化的表现。由于普通投资者缺少专业知识,说明书应该尽量简洁、准确,表述应全面、清晰。
  据《北京商报》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年率32%?买结构性理财品先要看清
下一篇:银行力推滚动型理财产品规避监管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