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还在闲置?快来看看理财产品吧,风险低、收益高,机会不容错过。”“有钱没地方投资?不会啦,这次保证让您有收获!”……临近岁末,资金紧张,类似的产品广告在南昌多家银行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滚动着,揽储大战硝烟弥漫。
与以往不同的是,为避免银行过度依赖短期理财产品揽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震荡,诱发流动性风险,银监会本月叫停了一个月及其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被叫停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已有了“换汤不换药”的替代品,为规避监管,一种流动性好、收益率高的滚动型和无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成为各银行揽储的“利器”。
揽储恰似“左右手互搏”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政策的逐步趋紧,负利率状态持续,对公和个人存款加速流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保值。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创历史新高,导致银行闹钱荒,为了维持存款规模,一时间,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行,从城商行到农信社,其网点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的大多是发行理财产品的信息。
“我的手机上每隔几天都会收到银行推荐理财产品的信息,前天去汇款,业务员也极力向我推荐购买理财产品。”22日,南昌市民熊华亮对银行的“热情”有些困惑,他不知道银行此举也颇为无奈。阳明路上一家银行的李经理感叹:“发理财伤存款,不发理财,存款全搬家,临近岁末揽储的压力更大了。”她告诉记者,为了能吸收资金,各家银行都加大了存款吸收力度,比如每个月最后一天,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要挨个打电话给三方存款客户,要求他们把股市资金暂时划拨到存款账户上,为表示感谢我们也会准备一些比如米、油、雨伞等送给客户。”
理财产品作为揽储的“利器”,让各银行的存款大起大落。“一般而言,月初要用理财产品把客户的钱维持住,到月末则要想办法把钱从理财"赶"出来,拼命往存款"倒"。”一位股份制银行零售部人士透露,这种“左右手互搏”通过理财产品期限的精准设计来实现。例如,让理财产品在月末前一两天到期,客户的钱不可能马上取走,就“滞留”为存款;或者在月末发行理财产品,次月初成立,申购期的资金也形成存款。
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
揽储大战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按照惯例,12月份银行体系流动性会较为紧张,银行为了年报好看,往往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增加存款规模。“激进”的手段是直接买存款,相对“温和”的做法则是借助理财产品。但银行存款的“虚增”和大起大落,会给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极易诱发流动性风险。
为此,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需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并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发行一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据悉,这是监管层针对银行借道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变相揽储发出的又一道警示牌。此前,银监会已多次下发通知,规范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严厉的监管政策出台之后,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明显受到抑制,而直接的连锁反应便是银行存款量开始“缩水”。央行最新公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6.2个百分点。
力挺滚动型理财规避监管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严格的监管使短期理财产品暂时“退烧”,但临近岁末,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仍然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缓解,此时,一种规避监管的无固定期限和滚动发行的理财产品成为新宠。
“好消息,本行无固定期限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由1.6%上调到1.8%~2.2%……”22日,记者在南昌市阳明路上看到,多家银行纷纷调高无固定期限和滚动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在一家商业银行内,客户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每日滚动发行、期限仅为1天的理财产品,该产品预期年华收益率高达2.25%。她解释说,滚动型理财产品也称开放式产品,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若产品开放日投资者不赎回,则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部分滚动型产品是复利型产品,也就是说客户当期投资收益连同本金一同滚入下一周期继续投资。
“与超短期理财产品到期终止所不同,开放式理财产品没有固定到期日,在产品开放期,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投资意愿随时申购或退出赎回,而且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投资本金,只要满足最低持有份额即可。”一银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银行中间业务还得做,滚动型理财产品即是超短期产品的替代品,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对开放型理财产品作出限制。
滚动理财不一定越滚越多
“监管层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防范季末、月末资金"一日游"的现象,如果开放型产品今后也出现资金大进大出的不稳定情况,监管层也应对其作出相应规定。”针对目前银行通过开放型理财产品来达到揽储目的的状况,业内专家表示,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张,但产品结构单一,一些理财产品还存在宣传夸大其词的情况,客户的资产并没有能真正实现保值增值。他透露,16家上市银行今年年初投资的仍在运行和已经到期的所有理财产品中,有93%的产品无法跑赢CPI。
“由此可见,滚动理财不一定能越滚越多。”因此,他建议普通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充分分配好自己的资金,并认真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做到“明白”投资;同时,投资开放型超短期理财产品后还得看好赎回时机,此前国内某商业银行就曾出现过开放型因触动巨额赎回条款而导致暂停赎回的情况,影响了投资者资金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