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央行松绑银行资金 为市场输血4000亿元
2011-12-01 18:13: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明确发出货币政策微调信号。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为21%。按照央行公布货币最新数据显示, 本次准备下调将为市场输送约4000亿元的流动性。分析预计此举将为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松绑,有效缓解资金困局为市场输血。

  本次央行存款准备金下调为三年以来首次。

  针对本次存款准备金下调,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记者表示,之前市场大家普遍预测存款准备金率会调整,但是调整的时间点略早于预期。主要可能受到今日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低于预测影响。

  分析认为, 此番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是由于10月份外汇占款环比大幅减少259亿元, 货币被动收缩,经济加速下滑的风险增大,因此有必要开闸对冲。“从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看,1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减少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慧勇说,当前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是从“定向宽松”过渡到“全面对冲”。至于下一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点,则取决于外汇占款是否继续下降。 李慧勇还预计,11月的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会加速回落到4.2%上下,这为政策松动提供了较大空间。

  政策预期:将继续下调

  汇丰银行报告分析,市场多数研究机构认为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货币放松主要体现在“微调”以及“定向宽松”方面。预计2012存款准备金将下调2次以上。

  昨日在北京召开的“2011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今后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确保实体经济保持8%至9%的合理速度的货币供应。”夏斌认为,微调并不意味着简单放松银根和总量政策,而是针对目前金融市场融资效率不高,在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同时,又在调控贷款规模、调控社会融资总量等。

  楼市影响:有待观察

  由于持续的货币紧缩和市场调控,房地产市场资金已捉襟见肘。因此,此时供应开闸有望给楼市带来生机。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果不松,放出来的资金还是难以进入楼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的调控政策不会松动,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小幅下调应该对楼市起不到救市的作用。不过,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对记者表示,“这有可能改变市场对未来的房价预期,有购房者会担心,限购和房贷利率下调可能会随之而来。”

  股市影响:明显利好

  今年以来A股连续跌跌不休多跟市场资金供应有关,而央行在PMI公布前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直接利好股市。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消息公布后,国际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欧洲股市直线拉升超过1%。截至记者发稿,法国CAC指数上涨1.16%,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涨1.02%。周三美股盘前期指大幅上涨。北京时间11月30日21:4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上涨290.00点,报11839.00点,涨幅为2.51%。

  对接下来的A股走势,分析人士称,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证监会辟谣国际板短期不会推出双重利好下,市场反弹可期。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连云港建行部分网点开户捆绑网银 收20元工本费
下一篇:美银高盛花旗遭标普降级 暴风雨就要来临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