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美国环球战略网报道称,中国购自俄罗斯的AL-31喷气发动机已经超过一千台,今年又进行了几笔新的采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希望扩大自己的现代化歼击机部队(歼-10和歼-11),并确保飞行员足够的空中训练以发展和保持作战技能,而这无疑会加快发动机的耗损。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在发展喷气发动机制造能力方面一直困难重重,因此尽管其想让自己的高端歼击机摆脱对俄高性能发动机的依赖,但一直未果。

俄罗斯礼炮公司在北京航展上展出的矢量推力型AL-31FN发动机。
随着来自俄罗斯空军的订单有所增加,俄罗斯AL-31发动机制造商今年不得不将生产量扩大了三分之一强,俄罗斯似乎也坚信中国短期内不会解决发动机制造问题。这从中国公开(但未成功)抗议俄罗斯对AL-31FN发动机的使用限制可见一斑。俄罗斯希望确保AL-31FN发动机只用于为中国战机提供动力,但不能被中国工程师拆卸用于改善该款发动机的中国复制版WS-10A。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复制俄罗斯军事技术,特别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当时俄军不再采购新军备,俄军工企业只得靠来自中国与印度的订单维持运转得以维续。现在随着俄罗斯军方的订单增多,俄制造商对华态度趋于强硬。
而这正是问题所在,中国不愿意承认其自身引擎发展的努力已经显出不足。例如,2010年,中国透露将为歼-10战斗机更换引擎,安装国产WS-10A发动机取代俄制AL-31FN发动机。但是今年,中国订购了几百台AL-31FN发动机,预计将在未来两年接收,但并没有任何有关大规模使用WS-10A发动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