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前,在中国驻欧盟使团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讨论会上,罗德里克·阿博特也是座上嘉宾之一。
探讨过去十年中国入世对WTO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他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在中国入世谈判时,他是欧盟驻WTO大使;当中国在入世协议书上签字之时,他是欧盟贸易总司的副司长;中国加入WTO之初,他在2002-2005年担任了3年的WTO副总干事。
几乎亲历了过去20年所有重大的多边贸易谈判的罗德里克,现在在布鲁塞尔的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重点追踪和关注着多哈回合的谈判。多哈回合一拖近10年,到今年年底仍无任何突破的可能。
其中一个原因,是历经近50年,WTO仍没有完全完成从关贸总协定到WTO的转变过程。而在当今新兴经济体蓬勃兴起,占据世界经济一隅的冲击下,转型的失败暴露无疑。直接的后果就是多哈回合进入死局,“毫无疑问,WTO需要改革,但WTO现在出现领导力真空,中国可以在WTO起到更积极的领导作用”, 罗德里克说。
中国几乎可以打10分
《21世纪》:当年你见证中国加入WTO那一刻时,主要的期待和担忧是什么?现在的现实和你当时的想象有什么差别?
罗德里克·阿博特:我参加了中国加入WTO时多哈贸易部长会,我当时是欧盟贸易总司的副司长。当时我们有一些担心,中国是否会像在联合国安理会那样行事。因为中国在安理会中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同城315诚信网产经,是五大国之一,是可以左右事态发展的国家;我们担心中国在WTO也会这样,认为他们可以说了算。但在WTO,中国只是150个成员中的平等一员。但最后证明中国并没有让我们的担忧应验,虽然当时很少有人能预测到中国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和影响力,但在这10年他们的行事作风非常好。
《21世纪》:那么你如何评价中国这10年在WTO的表现?
罗德里克·阿博特:中国在WTO的十年可以分为两阶段:一是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作为一个新成员,敬畏这个组织,很安静的观察这个体系的一切,学习这个组织如何运作,如何融入这个组织;同时也参与所有活动,但一直是个很低调的参与者;第二阶段就是从2007年到现在同城315诚信网产经,在了解了WTO体系的架构和运作方式后,中国开始更加积极;特别是在2008年,这是对多哈回合最为关键的一刻,各成员国确实希望完成谈判。那时中国首次参加了G5的核心决策圈,即美国、欧盟、中国、印度和巴西,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非常积极,也非常具有建设性。
总之,在过去10年,我会给中国打一个非常好的分数,在十分制中几乎可以打10分,因为在这十年中国是个好的成员,做事方式准确,并且逐步进行,即随着学到的越多,参与程度越积极。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中国如何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最开始,中国非常安静,只是静静的观察,有时以第三方的身份参加;在2001年,中国和其他成员方一起,参加了起诉美国钢铁进口政策的案子,之后中国参与的案子逐渐增加。有数据显示,去年几乎一半的争端解决案件都和中国有关,中国是被告方或原告方。
我认为争端解决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案例,中国的经验显示了一个WTO的新成员,如何学习规则,利用但没有滥用这个机制,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