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每天都在“熬冬” 沪上基金公司招招见紧
2011-11-02 13:21:5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搬搬家 排排座
开源无招 紧盯节流
即使有雨伞庇佑,也难阻风雨霸道得打湿衣衫。犹如今年的偏股型基金,虽然有基金经理们的“呵护”,仍难抵亏损的命运。在一番周折之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富城路99号的震旦国际大楼,这座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临黄浦江最近、景观最佳的高级办公楼,与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塔、上海海洋水族馆为邻,共38层高的金色大楼,汇聚着上投摩根、汇添富、汇丰晋信等数家基金公司。
新浪乐居显示,这座大楼目前的租金是9.5元/天/平方米,如果按照2000平米的基金公司平均租用面积计算,一年租金需要694万元。
赔钱、赔钱、赔钱,老基金业绩如此,新基金发行亦如此。“现在新基金公司发行一只基金要赔三年,老基金公司发行一只基金也要赔一到两年。”走访中的13家基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算着这笔账。如此背景下,开源显然不现实,节流就成了唯一选择。
严寒下,租约到期的上海基金公司以“搬家”应对。出了35楼的电梯,第一站是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午10点左右,汇丰晋信的员工还在忙碌的搬挪着座位。“公司的人员数量有所增加,办公室就充分利用原先空出来的地方增加工位,座位重新调整规划,这样就不用另外多租办公楼,节省了租金成本。”接待《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的汇丰晋信市场部相关人士说。
事实上,从租金上考虑“节流”的基金公司并不在少数。位于震旦大厦18层的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在国庆节后就搬至国金中心二期。此外,万家基金、富国基金、华宝兴业基金等均在国庆节后迁入新址。其中,富国基金从陆家嘴花旗银行大厦也迁入国金中心二期,目前位于陆家嘴金茂大厦的华宝兴业基金在今年底合约到期后,明年将搬至旁边一条马路之隔的环球金融中心,与国泰基金比邻。如此一来,曾经云集了国联安、海富通、华宝兴业等基金公司的金茂大厦,随着华宝兴业的搬离,将没有基金公司在此办公。
除了增加工位,汇丰晋信基金公司的“节流”招数还另辟蹊径,其新基金宣传册上的模特就是来自于自己公司的员工。“看,这位模特是我们公司投资部的助理nini,想不到吧?”汇丰晋信市场推广部总监何寒熙拿着一份汇丰晋信科技先锋的折页指给记者看。只见小册子上一位身着银灰色紧身装的美女盘腿而坐,脸部呈45度角微微扬起,充满希冀的微笑脸庞朝向右手食指指向的那科技时代的方向。
不仅如此,就连布告墙上,上班时禁止的着装与正确着装两组图片,当中的7、8名模特也是汇丰晋信本公司的员工,非常像模像样。
“节约成本”不仅体现在大支出上,小的花销控制也是基金公司员工在做的。正在等待总经理就位的国联安基金公司,其员工的节流意识一点也不弱。说起来,国联安倒是未雨绸缪,早在2009年就从金茂大厦搬到租金相对便宜的星展银行大厦。
“小到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都尽可能地节省,虽然公司没有什么文件命令,但市场的压力使得每位员工觉得这是现在从自身应该做的事。”国联安基金公司一位员工说。
冬季多长无人敢言
稳步发展为明年主基调
“雪虐风饕”的老基金业绩,“楚楚可怜”的新基金销售成绩,令基金公司在今年余下的2个多月改变了新基金的发行计划。
今年年初,《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对近20家基金公司的独家调查显示,2011年各基金公司计划年度发行新基金数量,多集中在4至6只。最激进的计划发行12只,平均每月1只。要知道一共有6条审批新基金通道,而每个通道可以有2只产品,所以这个数字也是证监会放行一家基金公司发行的年度最多数字。但时至深秋,基金公司的计划已有了相当程度的修正。
走访的13家基金公司中,只有3家基金公司表示,11、12月份会有1只新基金发行。而其余10家基金公司均把新基金延后到明年。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告诉《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由于市场疲软程度超出预期,公司已经将原定发行4只新基金的计划,调整至今年发行2只,明年再根据市场情况发另外两只。
银行渠道可以说是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的主要“依靠”,银行说“不”,基金公司想说“行”很难。
“我们有1只新基金已经获批,但与银行的沟通结果是只能保证成立,也就是只能确保募集2亿元,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发。”而另一家基金公司与银行沟通的结果是,“现在发新基金,银行都不给我们保成立,连2亿元都不能保证。这样我们要等等看,也许拖到明年了。”
新基金发行如此,老基金份额是否也在缩水?不全是,比如东吴基金公司。该公司副总裁胡玉杰不无欣慰地介绍说:“我们公司的基金份额三季度是增长的,而且前三季度与同期相比也有增长。”
东吴基金公司位于浦东新区源深路279号,是座5层的欧式建筑,大大的“东吴基金”招牌挂在整个建筑的最上方,远观透着一股潇洒与帅气。但走近了还真不好找。门口,右方一块方形铜牌上写着“上海交通大学某实习基地”的字样。不是看到“欢迎上海证监局领导检查指导”几个大字(记者事先知道当日下午上海证监局要进行例行检查),记者都不敢确认找对了地方。一楼的大厅宽敞而明亮,市场副总监宋毓莲介绍说,公司计划明年把一层的大厅重新设计,充分利用,准备日后开投资者见面会用,估计容纳200人不成问题。三季报显示,东吴基金公司三季度整体份额规模为142.49亿份,而二季度份额为135.63亿份,新发基金是因素之一,但老基金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份额规模,未有大量赎回。
从2楼至4楼就是东吴基金的工作区域。5楼则是公司的茶水间,休息层。玻璃制屋顶斜斜地落下,绿藤环绕其中,几把藤椅并排而放,勾勒出一间阁楼式茶水吧,长舒口气,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放松。
“我们已把各项费用控制得很紧,没有太多调整余地,明年应该也会保持基本一致的节奏,稳健发展。”胡玉杰的介绍也是风清云淡,从容平和。
其他11家公司对明年的工作安排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例外的是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这家毗邻黄浦江畔的基金公司,在其他公司以稳健为主基调时,却另有考量。
刚从“2012年规划会议”上散会的上投摩根总经理助理朱戈宇告诉《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上投摩根准备明年要加大投入,因为市场低迷是比较好的投入时机,“市场不好的时候,投入的门槛会降低,包括人才的成本等,这就犹如投资一样,低买高卖,所以这时候适宜做一些发展方面的考虑;而发行新基金方面,明年会保持合理性的节奏,主要从满足客户需求和完善产品线方面考量”。
呼吁暂停新基金审批
希望媒体报道客观全面
基金公司冬季的日子难过。那么,对于监管层和媒体,基金公司又有什么期待呢?
“在这种弱市下,新基金难发,监管层应该放缓或者停止新基金的审批。如果审批新基金的速度不放缓,新基金一批,6个月内肯定要发售,如此市场情况下,新基金发行拥挤,迷你基金越来越多,基金公司的‘赔钱生意’越做越多,这对日后的发展会有一定影响。”某基金公司副总裁说起新基金发行,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今年的寒冬,股市这片“雪地”里挖满了“坑”,埋多了“雷”。有如双汇发展的“瘦肉精”事件,华兰生物的“血战关闭”以及中恒集团、紫鑫药业等,而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最郁闷,大大小小的“雷”,不偏不移、不多不少屡屡“踩”中。原因是每逢事件一出,最新的定期报告中基金重仓股一栏,总会有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身影。因此,兴业全球的相关报道陆续出现在各家媒体主要报道中。
在张杨路500号时代广场20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兴业全球市场部营销策划总监王宁对记者叫“冤”,她认为有些报道有失偏颇,建议媒体报道应该全面、客观的看问题。
“事实上,在华兰生物和中恒集团出事之前,兴业全球旗下的基金早就卖掉了这2只股票,所以没有赶上出事后的暴跌。至于双汇发展,确实短时间内让基金有所亏损,但从长期看,兴业全球旗下基金持有了5年,综合看来,在双汇发展上有将近10亿的盈利。所以只选取双汇出事后的暴跌的那几日,波动最厉害的时间段来报道,这对我们基金是不公平的。”
“我们希望媒体在报道稿件之前,能打个电话跟我们确认一下,因为有时候媒体从侧面了解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的全部”。在浦项商务广场7楼的会议室内,农银汇理一市场部高级经理这样建议。
“绿色”对基金公司来说是忌讳的颜色,不过,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并不在意这些“迷信”的说法,由于农行的主基调是绿色,因此基金公司设施中仍然以“绿色”为主基调,并没有改变。
此外,农银汇理的员工墙很有特色,把公司的所有员工,甚至还包括已经离职的老员工的照片都汇聚于此。无论是新来的人,还是曾经在这里流过汗水的人,员工墙搭起了互为相识的桥梁,承载着这个“大家庭”不断的壮大。
下班时间已过,一间会议室里还坐着20来人,据农银汇理的员工介绍,那是该公司的几位高管和券商的相关人士,券商会定期到基金公司推相关研究报告,也许是在商讨投研报告等事宜。在基金公司中,无准点下班是常有的事,更有甚者经常忙到后半夜。
冬天虽然寒冷无比,但也是磨练“御冬”能力的佳机。熬过“冬季”,春天还会远吗?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