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得以体现,这才是根本。
如果说政策的憧憬是激起上一波行情走势的原因,那么这种憧憬的发酵仍会到来,尤其是在市场下跌之后。虽然政策已现曙光,但心态纠结徘徊的现状在短期内仍将会延续,而市场则会演绎震荡为主的行情。
从2008年底见底1664点算起,A股本质上仍旧运行在调整格局中。悲观地看,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即使市场探明底部,但在上涨核心动力缺乏的背景下重启牛市大门的难度不小。这恐怕是2008年市场见到1664点大底,几年时间始终呈现震荡整理的原因所在。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政策及流动性微调引发的这轮行情做一个定性:即大级别的阶段性反弹。
在实际操作中,那些长长短短的反弹虽然并未让指数摆脱颓势,但的确带来了一些个股机会,尤其伴随着密集产业政策的发布,市场局部机会创造了赢得超额收益和减少损失的可能。周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兑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中国在“十二五 ”期间将重点从11个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电力设备板块应声而涨。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经济转型。体现到股市上,题材也好,概念也好,市场资金流向总得有个局部热点作为突破口。在这个阶段,唯有在品种选择上的灵活进退,方能觅得良机,恰如前期的传媒板块。
当然,对新兴产业概念的炒作切不可过于留恋,投资者仍需保留一份清醒。这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