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通和交易环节,中国能源研究会建议取消铁路运力审批制度,取消计划电量分配机制,扩大大用户直购电,由发电企业和用户自行协商电力、电量和电价,电网企业相应收取输配环节过网费并负责安全调度。
政府应退出油气价格管制
我国油气价格一直受国家政策管制,因价格机制不顺,“油荒”“气荒”频现。改革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是油气市场稳定的根本出路。
中国能源研究会在报告中总结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三大缺陷。一是,放大市场预期,加重投机,导致市场供需调节紊乱;二是,调价具有滞后性,无法对市场供需关系作出反应,且导致涨易跌难,使价格涨跌不对称;三是,由于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容易受到国际油价冲击,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报告指出,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根本上改变成品油政府定价的模式,由竞争产生的价格调节供需。由国家定价过渡到国家监控下的企业定价,最终实现成品油市场化。
作为过渡方案,中国能源研究会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如缩短调价时间、缩小三地原油变化率幅度,以提高价格对市场供需的敏感度。
作为远期目标,中国应加快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在天然气领域,国内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目前,国内气价低于国际水平,且低于等热值煤炭、石油价格。天然气进口倒挂影响企业进口积极性,影响天然气国际贸易中的价格谈判。
中国能源研究会建议,我国应建立灵活的价格管制制度,考虑企业投资回报率、社会承受能力和经济社会增长情况。调整目前天然气价格水平,形成合理的补偿原则;建立价格机制,形成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适应当前市场形势;改变现行计价方式,实施季节差价和峰谷时段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