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办理通行证和签注的费用、境外导游司机每人每天40元的小费,以及行程中不含的景点费用、自由活动和转机期间的用餐,还有局里20多个人购买土特产的费用,这些当然都可以被算在总体花费里面,刘言自己还从里面捞了几千块的人头回扣和机票返点。
不过,这样的政府团游花费对于局里几千万的剩余预算来说,实在是有些杯水车薪,好在其他方面的“花钱”也不用刘言操心,领导们自有妙招。
虽然财政部一直强调,要高度重视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但在这个地级市2011年的财政报告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23亿元,要达到每年增长10%以上,除了有出国出境旅游这样的明显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外,年底各方面的采购和招待费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到五星、四星级酒店消费,买上数千元的衣物、鞋子,和价值上百元的内裤、香烟和酒水,都可以通过公务消费的方式来报销。”刘言戏称,这只是“个人演出”,还有局里更新换代的公务汽车、办公用品,甚至连购物卡、加油卡都能买上好大一堆,每张卡上的数额都是以千元计算。
刘言坦承,年底也少不了要联系上级领导和平行部门的感情,有时候是对方领导来“串门”,有时候则是己方领导主动出击,这些都是“惯例”,统一用“公务招待费用”来报销。但遇到有更大缺口的预算剩余需要去填补时,这些“惯例”就派不上用场了。
“追加当地投资项目的工程预算是个比较好的办法,既不会被审计部门盯上,也能卖个人情给工程承包方,就是审批手续比较麻烦点。”刘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