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外交部:中国毫无利用金融工具谋取权益打算
2011-12-03 05:51: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12月02日16:18 组织注资、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加进口、扩大企业投资等方式,支持欧洲国家克服危机、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这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今后,中国将继续参与国际社会和欧洲一道克服危...
2011年12月02日16:18 组织注资、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加进口、扩大企业投资等方式,支持欧洲国家克服危机、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这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今后,中国将继续参与国际社会和欧洲一道克服危机的努力。”傅莹说。

  她回顾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以来,中欧双方迎难而上,在经贸、投资等方面合作所取得的成绩。

  “中国加强同欧洲的经济合作,这正是欧洲克服困难所迫切需要的。为什么要对这样正常、有益而又健康的交往赋予如此多的负面政治含义呢?这种扣帽子的做法只会干扰中方的决策,阻碍双方合作的深入。”傅莹说。

  她指出,这个现象反映出欧洲对华发展关系长期存在两股相反的力量。一股是加强合作的吸引力,另一股是怀疑猜忌的排斥力。这使欧洲在消除对华关系障碍上难以迈出大的步伐,欧洲媒体对华看法也经常在看好和唱衰之间摇摆。

  傅莹表示,中欧关系发展到今天,利益交融已经非常深厚,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都看到这符合各自的利益。

  “30多年前,正是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让中国和欧洲的老一代领导人走到一起,30年后的今天,应对危机应成为中欧增进信任与合作的新机会。”傅莹说。

  本届“蓝厅论坛”以“新形势下的中欧关系”为主题,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媒体记者参加了论坛。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贾庆林:积极鼓励非公企业稳步开展跨国并购
下一篇:中日举行第十二次战略对话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