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回收千亿流动性
本报讯 市场资金面日益宽松,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依然谨慎。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放量发行500亿元一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为3.4875%,与上周持平。央行还同时进行了500亿元28天的正回购操作,使得当天回笼资金高达1000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350亿元,比上周的20亿元大幅增加。不过本周1年期央票发行比上周同期150亿元大幅增加。到目前为止,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已实现净回笼资金650亿元。
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央票发行利率持平有些出乎意料。目前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高于二级市场10个基点,按道理央行应该顺势下调发行利率。可一旦被视为货币政策风向标的1年期央票利率下调,会给市场带来强烈的降息预期,甚至可能让流动性进入极度宽松的格局,央行也许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相比前一段的极度紧张,目前资金面的确已大为改善。前天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近4000亿元流动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除1个月期品种外,其余品种均应声下跌,降至下半年以来的低位水平。
同时,昨天有媒体报道,四大银行在11月最后三天新增贷款约900亿元,预计11月新增贷款超过2200亿元。预计11月银行业新增贷款5500-6000亿元。分析人士称,大银行月底信贷投放规模超出预期,不排除有关部门通过“窗口指导”进行调控,毕竟目前信贷投放节奏低于全年的信贷投放预期,最后两个月完成1.2万亿元信贷投放才能实现全年7.5万亿元目标。
宏源证券研究员何一峰猜测,央行还是更希望让流动性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不要太宽松,也不要太紧张。在下调存准率之后,短期释放的流动性很多,央行有意在前期发行利率的水平上敞开供给央票,希望能借助市场化的手段,让流动性自动回复到合适水平。
由于当前外围市场恶化、国内增速下滑明显,市场普遍预测央行会继续下调存准率。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有放松的空间。12月份中国央行仍可能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在明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有3次下调的空间。当然,相对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个季度实现“软着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2012年,央行实现“保增长”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进行总需求管理。他预计,2012年M2增长目标为14%。在M2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后,预计明年增长将主要依靠新增贷款来推动。
彭文生同时指出,如果明年M2的增速目标为14%,贷存比等监管指标还需要微调;明年如果贷存比考核还像今年这样严格,即便下调法定准备金率,银行也难以大幅增加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