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国内小家电行业并不存在的“低碳”标签,并假借峰会专家之口传递出“五成小家电企业能效不达标”的虚假信息。日前,一行低调行事的小家电企业”艾美特”为了推销自身的电暖器产品,借助“2011全球电热产业峰会”公开指责竞争对手“伪低碳”,并呼吁行业自律。最终上演了一幕“贼喊捉贼”的商战游戏。
据《中国企业新闻网》调查,国内小家电行业并没有一个“低碳”标贴,也只有电饭煲、电磁炉、电风扇等少数小家电产品实施了“能效标识”管理制度。而今年,国家权威的家电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市场抽查报告则显示,“小家电产品的能效标识执行合格率并没有低于50%,普遍在80%-95%左右,整体情况令人满意。”
家电业资深观察家洪仕斌指出,编造并不存在的数据,还向媒体报料小家电行业潜规则,作为一家商业企业,艾美特此举非常不妥。如果说,事情确实存在,那么艾美特必须要向行业公布相关证据材料,到底有多少家小家电企业存在“伪低碳”?什么又是“伪低碳”?有多少小家电企业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艾美特必须要给公众一个清晰的交待。否则这种手段太卑劣。
黑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大庆分所王云龙律师告诉《中国企业新闻网》,如果艾美特方面无法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那么作为艾美特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众多小家电企业就可以“不正当竞争”行为向艾美特提出诉论。同时,相关的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后,向艾美特要求道歉和经济赔偿。
目前,《中国企业新闻网》调查发现,至今事发已有两周时间,艾美特还在向新闻媒体发布“小家电大市场 艾美特坚决抵制伪低碳”等新闻素材,意在抹杀我国小家电行业的发展和走势,确立自身在行业内部的品牌地位。
不过,洪仕斌指出,“艾美特一手抹杀行业和对手,一手又在高调表达自我的解决举措,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打压行业抬高自我,完全偏离了国内小家电业理性、可持续竞争的主流轨道。最终,这将会给艾美特未来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