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售羽绒服达标率令人满意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9年01月21日消息 (中国质量报 记者 曾祥素)去年底,北京市消协对该市市场上销售的羽绒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50个测试样品有45个样品所检项目达到国家标准,2个样品复检符合国家标准,3个样品存在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虚标、造假等产品质量问题,达标率96%。
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北京市大型商场的羽绒服专柜随机购买。样品涉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山东、黑龙江、辽宁等9个省市的45家生产企业,基本覆盖了羽绒服装的主要产地及生产厂家。具体结果如下:
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是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明示本产品的正确信息及安全使用产品的说明。本次检测中50种羽绒服装样品中只有北京锦鹏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锦鹏雪龙牌JPXL-810款羽绒服装未注明充绒量。
充绒量 充绒量表明羽绒服装中羽绒的总克重。充绒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装的保暖程度。国家标准中成品的充绒量允许偏差为-5%。本次50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充绒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占总样品数的6%,它们分别是:北京华奈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杰恩牌JA0821款羽绒服装,测试结果为鸡毛超标;北京锦鹏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锦鹏雪龙牌JPXL-810款羽绒服装,样品未标注充绒量数值;北京凌河神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羽牌609款羽绒服装,标称充绒量265克,实测174.82克,少充绒90.18克。
含绒量 羽绒服装含绒量是指羽绒质量占填充物质量的百分比,是羽绒制品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国家标准要求含绒量偏差为明示值的-3%。在2007年的比较试验中,42个样品中有8个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占样品总数的19%,而本次比较试验中,只有3个样品含绒量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占总数的6%。分别是:北京华奈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杰恩牌JA0821款羽绒服装,标称含绒量80%白鸭绒,实测78.3%白鸭绒 2.9%鸡毛,鸡毛超标2.4%;北京锦鹏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锦鹏雪龙牌 JPXL-810款羽绒服装,样品标称填充物为灰鸭绒,实测填充物为下脚料(落物);北京凌河神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羽牌609款羽绒服装,标称含绒量90%白鸭绒,实测77%白鸭绒,误差高达13%。
蓬松度 蓬松度是羽毛羽绒的弹性指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羽绒服装的回弹性、保暖性和舒适性。在2007年的比较试验中,42个样品有14个样品蓬松度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占总量的33.3%。本次比较试验中,只有2个样品蓬松度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占总量的4%,分别是:京华奈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杰恩牌JA0821款羽绒服装;北京凌河神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羽牌609款羽绒服装。
清洁度 清洁度是羽绒的卫生指标。本次比较试验中所有样品清洁度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色牢度 本次比较试验中,所测样品由于颜色不同,色牢度指标中的耐洗、耐摩擦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白色、黄色等浅色面料色牢度较好,红色、蓝色、黑色等深色面料稍差。
成都羽绒服质量抽检 仅有三成合格
图片转自四川在线
据四川在线-天府早报报道,新年伊始,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一批和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质量抽查情况,在昨(3)日公布的羽绒服质量抽查中,发现有24个批次的羽绒服质量存在含绒量、充绒量、清洁度、蓬松度等问题,抽查合格率不到30%。
其中,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等项目不合格会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清洁度不合格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造成这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企业在羽绒羽毛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较低、质量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所致。
不合格品牌涉及雪伦、雪中飞、冰洁、今越、伊洛菲儿、艾斯菲尔、富捷、伊莱特、冰雪绒、流鑫绒、北极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