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美赞臣奶粉事件”,再一次让公众将关注焦点集中到跨国公司全球行贿事件上。
出生后的婴儿在最初的5到6个月内,一般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则通常以奶粉代替。如果长期饮用一种品牌的奶粉,婴儿将会产生依赖,对其他奶粉产生抗拒。为了争夺“第一口奶”,部分奶粉企业通过贿赂医生护士的方式,换取客户渠道。长沙市工商局开福区分局日前接到举报,正在着手调查此事。
就跨国公司行贿事件来说,近年来被曝光的公司越来越多。在过去10年里,包括戴姆勒、西门子、沃尔玛、朗讯等多家全球知名跨国企业均曾事涉类似丑闻。
一边是蓬勃增长的GDP数字,一边是弥漫在我们“吃穿住用行”中的商业贿赂踪迹,行贿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成为了商业交易的“润滑剂”。
商业贿赂,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早在1977年,美国证监会和国会在对“水门事件”进行调查时发现,美国商业界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为了获得海外交易合同或有利于自己的待遇,普遍对某些外国政府官员行贿。
美国证交会1976年5月提供给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报告显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以1210万美元贿金获取日本全日航空公司价值4.3亿美元的飞机交易合同;埃克森公司在1963~1972年间行贿金额高达7800万美元;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公司夺取菲律宾核电站合同时,技术较差的西屋公司为了获得建设两座核反应堆的合同,付给菲律宾政要的亲戚1730万美元……这一惊人黑幕直接导致同年美国《联邦反海外腐败法案》出台。
然而,一个个法案的出台并没能挡住大公司在发展中行贿的脚步。2004年4月6日,朗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汇报文件,指出朗讯将解除其中国区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及财务主管和市场部经理的职务,理由是他们为合作方提供回扣。同年11月,朗讯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行贿丑闻被发现。朗讯被披露向沙特阿拉伯电信部长行贿1500万~2500万美元的现金和礼品。《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向该部长的行贿还包括为其在西雅图一家顶级癌症治疗中心支付高达200万美元的治疗白血病的费用,朗讯公司因此获得了沙特阿拉伯政府50亿美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