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名目繁多的鸡蛋,你如何才能从中挑到新鲜的鸡蛋?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更高吗?如何吃鸡蛋才最利于健康?不同体质人群吃鸡蛋有什么基本原则?就此,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市营养学会理事、营养专家周令国,并罗列出部分网友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如何挑选新鲜鸡蛋?
1、用手摇鸡蛋,内部没有晃动感的,是较新鲜的鸡蛋。
2、个头大小相同、感觉比较重的是新鲜鸡蛋。
3、把鸡蛋放入10%的盐水中,看是否会半浮起来,沉在下面的是较新鲜的鸡蛋。
4、鸡蛋煮熟后,轻轻磕几下鸡蛋,蛋壳和蛋白紧贴不分开的是新鲜鸡蛋,马上掉下来一块或不能紧贴蛋白的是不太新鲜的鸡蛋。
5、鸡蛋煮熟后,不容易剥壳的是新鲜鸡蛋。
6、鸡蛋煮熟剥壳后,能剥出三层蛋白的是新鲜鸡蛋。
7、切开熟鸡蛋看,蛋黄在正中间的是新鲜鸡蛋,偏离蛋心越远的越不新鲜。
吃鸡蛋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煎煮鸡蛋越老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会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鸡蛋边缘会被烤焦,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误区二:望蛋营养价值较高
望蛋即死胎蛋,这种蛋所含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卵化过程中已被胚胎利用掉了,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此类蛋中含有许多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所以,吃这种鸡蛋不仅对人体无益,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
误区三:红壳蛋比白壳蛋好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营养价值要高些。事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
误区四:臭鸡蛋照样可以吃
鸡蛋变臭是因为鸡蛋放久了或有裂缝,随着蛋清中的杀菌素逐渐减少,通过蛋壳气孔或裂缝侵入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甲烷、氮、氨等物质,发出恶臭。臭蛋经烹调后,其中的胺类、亚硝酸盐、细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吃多了会诱发癌症。
误区五:老年人要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但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怎样吃鸡蛋最健康?
1、食用前清洗很重要
食用前需要用洗涤剂清洗蛋壳,因为市场上购买的散装鸡蛋,蛋壳上有大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不清洁蛋壳就烹饪会污染食物。尤其是孕妇、孩子、老人,这类人群免疫力较低,更要注意。
2、煮鸡蛋是最佳吃法
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看,煮蛋为99%,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用开水或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3、冷水下锅慢火升温
鸡蛋正确的煮法是: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鸡蛋的煮沸时间不同,在人体内消化的时间也有差异:“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消化效果最好,人体约需1小时30分钟就能消化;“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钟。因此,“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于人体摄取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称,24名成人每日吃两个半熟蛋,6个星期后血脂并没有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反而增加10%。
不同人群如何吃蛋?
孕妇:适度适量,吃太多会增加胃肠道及肾的负担,每天不宜超过3个;未完全熟的鸡蛋很可能有沙门氏菌残留,且会影响人对生物素的利用,导致某些生物素的缺乏,所以必须食用完全煮熟的鸡蛋。
儿童:鸡蛋内缺乏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糖),所以还要配合其他食物加以补充;每天两个,体格健康,超过两个同样会造成胃肠道负担;鸡蛋羹、蛋花汤能使蛋白质松解,更易于儿童消化。
老人:每天一个蛋,健康心脑好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