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济南、西安等地的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正在读小学,近日学校要求孩子加入红十字会,并要缴纳会费。
家长反映
学校要求填表入会
鞠先生的儿子在沈阳苏家屯区红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上二年级,几天前,孩子拿回一张中国红十字会入会申请书,让家长帮着填表。
“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拿回家一张打印很规整的入会申请书,让孩子回家叫家长签字,这个申请书写着,我自愿加入中国红十字会,遵守章程,自愿缴纳会费。”鞠先生说,孩子太小,根本不明白加入红十字会是怎么回事儿,他就没填这个表。
济南的周女士遇到的情况类似。她接到了孩子班主任发来的短信,要交2元钱红十字会会费。
周女士说:“老师在短信里还叮嘱,明天不要忘记,孩子回学校时要交2元钱,这就有点强制性的意思了,总归是让家长们觉得不大容易接受的。”
西安刘军先生的女儿在莲湖区一所小学上六年级,不久前他的女儿也填了一张入会申请表,并交了2元钱的会费。
正在湖北荆州沙市区第五中学读高一的李同学也向记者反映,他们学校2009年12月1日成立了沙市五中红十字会,相当于红十字会在学校的分支机构,现在老师口头通知,要大家入会。
李同学说:“我们学校让我们学生必须加入红十字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每个学期得交会费,现在正在收,如果你家困难,必须要有低保证,才可以不交。”
李同学听高年级师兄说,每年的会费是两位数,向学校询问是否强制交,学校表示,对此事他们也有难处。
不过,沙市五中的说法并不一致。学校德育处老师解释,入不入会完全自愿,会费是每年5元。
红会自称
入红会是自愿行为
记者拨通湖北荆州红十字会的电话时,工作人员一听,立刻解释,中小学生可以成为红十字青少年会员,这一政策由来已久。
荆州红十字会的这名工作人员说:“按照规定,学校要成立青少年红十字委员会,学校成立了红十字青少年组织,就要交会费,像党费一样的性质,年会费5元钱。”
山东省红十字会进一步解释:“我们有一项工作叫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可以在学校建立红十字组织,学校是个大红十字会,然后每一个班级都可以组织学生加入。”
记者了解到,不管是沈阳、荆州,还是陕西和山东的红十字会都强调,中小学生入不入会完全是自愿行为,每年的会费最多不超过5元钱。
沈阳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说:“会费我们每年都让收,其实都收不上来。学校交会费一般都是学校留一部分,有些时候搞活动用了,有一些示范校,学校搞一些活动,如地震演练,自救互救等。”
相关链接
广东东莞 “被捐款”遭市民质疑
“东莞慈善日”活动已在东莞举办两年。今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黄先生收到了一份“东莞慈善月月捐”的活动倡议书:绑定一张银行卡,你的捐款将通过银行作每月10元以上的固定捐赠。市民黄先生觉得,捐赠应该是自愿的事情,但这种通过单位来集体办理,并绑定银行卡固定捐赠的做法,却带有强制意味,有失妥当。对此,东莞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杜江回应称,10元的标准经过调查摸底,并不过分。
慈善捐款倡议书 要求月捐10元以上
黄先生告诉记者,十一长假一回来就收到了单位的慈善捐款倡议书。这次的捐款方式有所不同,要求限期内提交申请书,并上报银行账号,捐款额度可自己填,但最少每月要捐10元,没有上限,以后每月由银行划扣。虽说是自愿报名,黄先生认为,“碰上这种事情,就算有谁不愿意都会硬着头皮参加”。行善本是自愿行为,由政府倡导后,要求把银行卡号报上去,每月划扣,还规定10元起捐,这不成了强制扣款了吗?
记者登录东莞市慈善会网站看到“东莞慈善月月捐”是由东莞市民政局、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东莞市慈善会发起的活动倡议,号召社会各界进行爱心捐款。捐款方式有集体办理、网银捐款和柜台签约三种方式,捐款主要通过中国建设银行(601939)东莞分行、东莞银行每月10元以上固定捐赠,形成人人慈善的长效机制。
东莞民政局称 月捐10元不过分
对于公职人员认为这种捐款方式带有强制意味,东莞慈善会的刘副秘书长并未表态,他称“这个要问民政局,我们只是执行”,现在的集体办理方式,都是由民政局首先倡议政府再做。
记者昨天致电东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杜江,对方回应称:10元的定额是通过调查摸底,并考虑到银行的工本费,每人一年120元,这样的标准并不过分。而用银行卡集体办理的方式并非强制同城315诚信网产经,主要是考虑到为一些不愿意排队的人群减少排队的麻烦。如果认为有泄露隐私的可能,也可选择网银办理、银行柜台签约的方式。
湖南长沙县 强制教师“一天一元捐”
湖南长沙县教师日前反映,每月工资中有几十元被统一收去捐款,参加“一天一元捐”活动。对此,当地管理捐款的长沙县慈善会称,2010年政府发文要求企事业单位员工、干部等捐款,目的是帮扶贫困。其会长称,老师觉悟是最高的,不应在乎这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