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市场消费 > 正文

赵树丛:让林业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_
2011-11-02 16:52: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11月1日,“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林业(竹业)合作部长级论坛”暨部级研讨班结业仪式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出席并作中国林业发展形势报告时强调,森林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社...

11月1日,“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林业(竹业)合作部长级论坛”暨部级研讨班结业仪式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出席并作中国林业发展形势报告时强调,森林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各国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赵树丛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突出表现在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防沙治沙取得重大突破、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加强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等六大方面。

赵树丛指出,中国林业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把林业摆在了国家战略位置,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一是加快林业改革,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二是注重综合效益,实行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政策扶持,构建公共财政支持下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坚持科技兴林,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加强法制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六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林业国际合作和交流。

赵树丛表示,今后,国家林业局将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在6个方面促进林业发展。一是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十大生态屏障,形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二是更加注重绿色增长,重点培育十大林业主导产业,为促进绿色增长作出新贡献。三是更加注重应对气候变化,坚持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切实保护天然林和天然湿地,严格防控森林火灾,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四是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绿化美化公众的生活环境,生产更丰富的林产品,创造更多的林业就业机会,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六是更加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生态文化基地,积极开发森林文化,丰富生态文化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参加培训的各国官员对中国林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对此次培训班的成效表示肯定,并希望能和中国在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林业(竹业)合作部长级论坛”暨部级研讨班于10月26日-11月1日在北京和浙江举办,肯尼亚林业和野生动物部部长诺·威克撒、菲律宾班格特省省长内斯特·丰望、乌干达水利和环境部环境国务部长姆拿巴·佛拉维亚·纳布格雷、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华都尼等15个国家的38名政府官员参加了培训。研讨班围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林业(竹业)产业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教学、考察和多边交流。

本次研讨班由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培训中心等承办。据了解,这是商务部首次将部长级官员研讨班交给相关行业单位承办。(记者:迟诚 田新程 张健康)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贾治邦强调:推动我国从林业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_
下一篇: 陈竺出席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经验交流会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