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卜盎 长沙报道
近期争议颇多的八菱科技最终还是圆了十多年来的上市梦。
根据深交所安排,本周五,八菱科技这家质疑满身的公司,将与华西能源、德尔家居同天在中小板上市。不过,虽然获得上市资格,围绕在八菱科技身上的种种争议并未就此结束。
紧急公告称立案被销
11月3日,深圳电视台的一则关于“八菱科技董事长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经被南宁公安局立案”的报道,让二次发行的八菱科技再度遭到市场强烈质疑,其上市合法性也遭遇重大挑战。
许多证券市场维权人士预测,八菱科技将失去上市资格。不过,这一事件8日却峰回路转。
八菱科技11月8日公告称,南宁市公安局调查后发现没有证据证明顾瑜存在犯罪事实,已于11月1日撤销上述立案。昨日,深交所随即颁发了八菱科技的上市“通行证”。
虽获放行,但在八菱科技8日晚间披露的这份至关重要的澄清公告中,也有颇多细节值得考量。
公告披露称,南宁市公安局在今年4月14日作出立案决定,八菱科技第一次招股是在今年6月,第二次招股则在今年10月。其间,无论是八菱科技还是保荐人民生证券,都未在公开披露文件中提及这一重要事实。对此,八菱科技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南宁市公安局采取的是秘密侦查方式,所以公司高管及董事长顾瑜本人和单位均不知情。
公司前景疑虑重重
虽然董事长立案一事在八菱科技上市前被成功解决,但对于这家屡败屡战冲击资本市场的问题公司来说。上市之后,也并非坦途,不少研究员均表示,八菱科技存在技术力量后进不足,单一依赖五菱汽车等多重风险。
八菱科技的上市梦想从2000年开始。直到今年4月11日,八菱科技第一次IPO申请通过发审委审核,并于6月2日起进行初步询价及现场推介。但因提供有效申报的询价对象不足,八菱科技成为A股市场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不过,这已经是八菱科技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未果,前几次则是连发审委的门槛都没够得着。
几个月之后,一场坊间传闻的“眼泪营销”终于令八菱科技实现了梦想。今年10月31日,八菱科技以首次招股价一半的低价位,勉强完成IPO招股程序,成功站到了A股资本市场的大门口。
作为一个主打汽车配套市场的企业,八菱科技的盈利能力基本依赖唯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兴衰。作为八菱科技的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固然业绩不菲,然而近年来微型车走下坡路却是不争的事实。“八菱科技的客户高度集中,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长期研究股市的证券研究员余先智指出。
此外,八菱科技此次募投项目预计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达产,但目前八菱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已非常高。不少研究员均表示,看不到八菱科技未来两年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