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两个半月公布定增方案连续涨停后巨幅震荡
置信电气(600517)在停牌两个半月之后,本周三公布定增方案并复牌,当日该股在大盘暴跌中逆市涨停。随后两天,股价继续演绎涨停故事。周五早盘因“异常波动”停牌一小时,复牌后股价出现巨幅波动,当日最高价与最低价差价达11.23%,终盘仍勉强封上涨停,成交量达8670万股,换手率14.02%。那么,该股连续涨停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普通投资者能否从中取得可观收益呢?
置信电气于2003年10月10日上市,因股市行情欠佳,该股上市几年内均无特别表现,并于2005年7月创出最低价2.92元,之后股价步入上升通道。特别是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股价达到高峰,最高价曾达61元。2008年以后股价逐波回落,最低探至三个月前的10.22元(期间有过送配,此为除权价)。近两年来,该股走势一直较为低迷,从2009年11月的21.57元起跌,到本次停牌前的8月份,跌幅超过一半。
从去年11月起,置信电气跌势加剧,当时股价还在20元附近,之后一路阴跌,不到一年股价就被腰斩。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公司上市八年来,业绩水平的波动路线并不与股价走势相匹配。在2006年以前,公司每股收益始终在0.2元以下,股价却从15元跌到2.92元,然后又涨到14元多;2006年以后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06、2007、2008年三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6元、0.44元、0.51元,尽管与前些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股价从13元左右涨到61元,与业绩的增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最让人不解的是,近两年公司业绩仍较为稳定,2009、2010年每股收益为0.41元、0.52元,但股价却不断走低,直到本次停牌前,最低仅为10.22元。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本周三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方案之后,股价一下子被活跃,从停牌前的12.2元,到周五最高16.24元,三个交易日涨幅就达33%。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么,是什么让置信电气一下子成为抢手货了呢?
停牌前后,股价“判若两人”
根据置信电气周三发布的公告,公司拟向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发行约6041.35万股股份,发行价格为11.4元/股。国网电科院以相关资产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同时,国网电科院已经与置信集团签署协议,国网电科院拟受让置信集团所持公司股份约3637.45万股。此外,东方国际将所持公司1821.75万股股份无偿划转至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实业将其所持公司5465.25万股股份转让给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已同意上海市电力公司受让股份后将所持该部分股份无偿划转至国网电科院。
如此这般,若上述交易均完成,国网电科院将持有置信电气约24.98%的股份,而公司目前实际控制人徐锦鑫及其一致行动人预计合计持有公司约24.28%的股份,因此国网电科院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定向增发及一系列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仅可以获得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相关资产注入,还摇身一变,成为其控股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重组完成后,置信电气将成为国家电网相关的唯一以非晶变为主的配电变压器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的设备供应商。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国网电科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大型产业企业和直属综合性科研单位,成为公司大股东后,将有利于公司未来的整体经营与发展。同时,海通证券、齐鲁证券还给出了置信电气重组后的目标价位,分别为21元和18.85元,难怪近几日股价开始朝着这一目标“飞奔”了。
定增方案“诱人”,估值瞬间提升
从公开信息可知,三季度中邮核心成长基金大幅增仓置信电气1673.92万股,持股达2290.50万股,点其流通盘的3.7%。由于该股在8月30日以后就宣布停牌,在7、8两月中,股价最高仅12.8元,考虑到阶段内放量集中在8月中下旬,中邮核心成长基金增仓的成本应该在11.5元左右。那么以周五收盘价16.24元计算(假设中邮基金还没有卖出),其增仓部分账面盈利就达7900余万元。
中邮系基金对重组股的偏好广为人知。中邮系下属的核心成长、核心优选、核心优势和核心主题4只基金去年上半年选择豪赌上海国资整合,曾一度合计持有超过15只上海国资股,其重仓的百联股份、友谊股份、强生控股、上海汽车、锦江股份等公司均进行了重组,中邮系基金的收获颇丰。但是,也有些公司未有实质动作,包括上海机场、上海九百、申通地铁、东方明珠等在内的公司股票因此在去年下半年被中邮系基金基本清仓。这一次,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点子极准,入市的时机和价位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不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另外,据证券日报,置信电气有10名相关人买卖公司股票,涉嫌内幕交易。报道称,重组方国网电科院财务资产部主任杨仪松的配偶边凌云、上海置信电气董事长费维武的配偶沈培红等相关10人参与了买卖。虽然,这10人买入的量都比较少,比如边凌云仅买入700股,沈培红仅买入3000股。10人中买入最多的为4500股,最少的仅200股。但是,这10人涉及国网电科院相关人员,置入资产相关人员,置信电气相关人员,中介机构相关人员。那么,其性质是否属于内幕交易?既然重组的消息提前泄露,背后还隐藏了多少“老鼠仓”?
对此,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表示,置信电气8月31日停盘,有相关人员甚至在8月29日买入公司股票,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监管机构应该对此进行调查。
停牌前有多少“高手”提前介入?
置信电气近日走势可谓一飞冲天,在弱势中有如此表现,真的令人难以“置信”,看上去能给投资者带来很高的短期收益。但事实上,除了在停牌前逢低“精准”买入的投资者,真正能在此股身上赚到的钱的投资者并不多。简单估算一下,有以下几种人可能从中获利:一是在今年4月以后在该股一路下跌中敢于逢低买入,并坚持中长线持有的投资者。这些人若买的位置不够低,目前也就是刚解套开始赚钱而已,并且,持有时间可能长达半年。二是在股价低位运行中,出于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包括重组预期),而敢于重仓介入者,比如中邮基金等。三是看到公司定增公告后积极抢入者。但由于前两个涨停成交量很小,真正能买到已经到了周五盘中,这部分人获利并不多,且还要面临短线可能回调的风险。
由此可见,虽然该股一口气拉了三个涨停,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从中获利的概率并不算高,真正能从中“赚大钱”的是些什么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普通投资者能从中获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