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爱心煤”,是今年山西省政府出台的一项温暖人心的好政策,决定从今年到2015年底,山西的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冬天将免费领到一吨取暖用煤。本是民生之举,可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变了味道。有网友反映,“爱心煤”有四大特点:一是煤质差石头多,二是煤湿水分多,三是缺斤短两份量少,四是变相收运费。
山西省政府早在今年8月30日下发文件时明确指出,这项工作涉及到的煤炭、农业、财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单位,都要各司其职,把好事儿办好。究竟发给老百姓的劣质煤从何而来,哪个环节掺了假?政府让百姓温暖过冬的承诺如何兑现?
您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人民网 《新闻晚高峰》报道:山西多个地区的听众打电话反应,老百姓领到“爱心煤”后发现,这煤不光分量不足,质量也有问题。
据报道,山西省政府要求发到群众手中的煤,发热量不得低于每千克5000大卡。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樊村镇张家巷村的村民把政府发的煤送到河津市一家质检机构检测,煤的发热量低位数值仅为每千克3983大卡。
中国之声记者从运城向北,到临汾、大同等地搜集了多个村庄分发给农民的过冬煤,检验机构的化验结果是,5个样本中只有一个样本达到省里确定的质量标准,河津市上寨村村民分到的煤发热量低位数值只有每千克2671大卡。
检验员郭女士解释,这2000多大卡的煤根本没法儿烧。
【网络维权】
如果您收到了问题“爱心煤”,或者未收到过冬取暖所需的“爱心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人民网,我们将继续关注此事。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