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青言:实践呼唤理论 凝聚文化精华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1-11-29 08:34:52实践呼唤理论 凝聚文化精华
——“和谐质检建设研究课题鉴定会暨质检文化主题行活动”感言
鲍青言
昨天,本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消息“建设和谐质检、引领先进文化”,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和谐质检建设研究课题鉴定会暨质检文化主题行活动”在沪举行。其中,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特别强调了总局党组围绕“十二字”工作方针,把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作为强质检的主要内容。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强质检”靠什么?这次课题鉴定会给予了明确答案:质检理论与质检文化。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文化凝聚精华又凝聚力量。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的那样,时代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文化的引领。而质检系统则理应在这方面学在前,走在前,出经验,出精品,既要有所创新又要典型引路。支树平局长在今年上半年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特别强调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说到底就是强调精神状态问题。”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质检的责任、特色和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力量离不开理论指导与文化营养。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次会议上总局办公厅和上海、陕西、宁波、四川、云南、黑龙江等质检部门的课题研究,使“强质检”从理论研究到文化内涵上都注入了实践中孕育的精华,为质检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这种“课题研究”的形式,“文化主题行”的学术氛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感召力和推动力。质检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血肉相连,质检文化又涉及道德、情操、诚信、信仰、理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因此,这次会议所“呼唤”所“凝聚”的理念与力量、思想与智慧、经验与价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呼唤理论,凝聚文化精华。共和国的质检事业正处于时代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也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这种重要性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而且需要文化的凝聚。只有具有了理论上的主导性,才能使质检工作更具有重要性和权威性。只有以文化精华凝聚起来的力量,才能让质检工作被更多的群众所接受,更广泛的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理解。注入了理论的灵魂,注入了文化的力量,质检事业的发展将更具有方向、更具辉煌、更具有生命力。建设和谐质检,引领质检文化,让我们以这次在上海召开的“和谐质检建设研究课题鉴定会暨质检文化主题行活动”为契机,在全国质检系统内大兴质检政策研究之风;大兴质检实践之本;大兴质检文化建设之力;大兴提升质检系统软实力建设之举;大兴加强质检研究成果应用之道,让质检事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中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