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专场,该商场迎来了三四万的客流,销售额是平时的6倍。江南商都也称,就是因为效果好,今年以来该商都已累计举办过10余场异业联盟促销。
不过,也有商场首次尝试异业联盟后发觉效果并不理想。林经理是市内某商场营销策划部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我们和一家银行合作时,对方只关心自身产品的宣传,完全没有展现双方的共同点和优势,最后的效果和没有联盟一样。”
据商场营销人员介绍,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市内百货商场开始涉足异业联盟,但当时的合作对象局限于银行、电影院等少数商家,合作方式也是很简单的“满额即赠”。今年,异业联盟进入快速发展,婚庆公司、蛋糕坊、地产商、网络等不同行业商家纷纷加入,合作方式也变得多样:拍卖、义演、DIY创作等均被引入其中。
选择异业搭档要慎重
重庆市商务策划行业协会秘书长董铭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异业联盟最早兴起于国外,大约2005年左右引进国内,简单来讲,就是商家凭借彼此的品牌形象与名气,来拉拢更多客源,借此创造出双赢的市场利益。董铭称,除了百货行业,异业联盟目前在地产、家居、金融等领域也比较流行。
据悉,在全球最强势的300个品牌中,有40%在开展异业联盟。董铭介绍,异业联盟形式多样,如品牌联盟、技术研发联盟、市场销售联盟等,“异业联盟如果开展得好,合作双方会在不另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营销效率,同时利于品牌传播。”
“我市异业联盟还处在初级阶段。”董铭认为,异业联盟在百货行业的兴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但多数目前还停留在简单的、短暂的促销层面,异业联盟只有深入到合作企业双方之间的战略规划、营销策略、产品研发、企业文化等各个层面上,才能达成长期性的效果。初级阶段的异业联盟,选择合作伙伴特别重要,董铭提醒:“必须考虑双方品牌的对称性,对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匹配度要有清楚认识,否则选择的合作伙伴对自己可能完全不了解,例如你们针对的是高端客户,但合作伙伴可能更偏向于中端消费群,两者一合作,就可能对自身品牌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