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市场消费 > 正文

乳品新国标疑遭乳企绑架 评论称监管无作为应反省
2011-11-30 17:42: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

  “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我现在没什么可说的了。”“说了有什么用?”几位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专家的感慨,让人们对国标是否遭到企业的绑架产生疑问。这是11月28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对此,乳企予以否认,称负责起草的只是最初讨论稿,最终稿要综合各方意见,不代表企业单方意志,企业绑架和左右标准制定的说法不成立。 

  质疑 乳品标准大降 企业责任感何在 

  送审稿提出的标准是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而此后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专家们均表示不清楚。在三聚氰胺阴霾尚存的当下,相关部门不仅不回应消费者质疑,不想办法提高乳品标准,反而让乳企自己起草乳品国标,在奶业专家不知情的情况下,推翻送审稿,大幅降低乳品标准,导致中国乳品标准全球最差。中国乳品标准如此之低,乳品质量如何保证?消费者如何放心?监管部门与乳企的社会责任感何在? 

  令人失望的是,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国大型乳企不拿出诚意自证清白,却集体保持沉默。而相关部门躲在民意的背后打酱油保持失语状态更令人失望。如果相关部门不对乳品新国标“倒退”作出解释,不拿出行动督促中国乳企提高质量,消除消费者疑问,消费者恐怕只会用脚投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直奔洋奶粉而去。最后会造成多输的局面:监管部门自废武功、自伤公信,中国乳企把市场拱手让人,消费者经济负担增加。这只会坐实洋奶粉的定价话语权,让洋奶粉继续傲慢下去。 

  在喧嚣的洋奶粉涨价漩涡中,价格相对低廉本是国产奶粉竞争优势。然而,中国乳企不知道抓住契机,拿出行动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夺回市场,反而自我感觉良好,自降乳品质量标准,漠视如潮的质疑声音,恐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速冻食品安全国标倒退,乳业新国标全球最差,作为中国消费者,我无话可说。(叶祝颐) 

  评判 乳企起草违背原则 监管无作为该反省 

  尽管乳业巨头纷纷站出来进行辩解,但是,即便乳企只是负责起草最初的讨论稿,这也是违背原则的。作为乳品新国标,本该是约束乳企的“紧箍咒”,从而保障公众能喝上安全放心的奶。然而,当新国标沦为乳业巨头共同孕育的“产品”时,那么,如此“紧箍咒”对于这些乳业巨头来说,势必就沦为了摆设。而遭到巨头“绑架”的新国标,又如何来保障公众喝上安全放心的奶呢? 

  这些年来,随着公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大家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相关部门也应针对公众对于安全放心食品的强烈追求,不断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完善,继而拿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新国标”。然而,在此大趋势下,乳品新国标竟陷入“绑架门”,怎么能不令公众失望? 

  毫无疑问,当乳品新国标由乳业巨头们联手打造时,如此新国标,对于相关乳品巨头们来说,必然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不仅会让相关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为所欲为,也容易让这些乳业巨头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垄断格局,无论是对于良性的市场竞争,还是对于广大公众的消费,都必然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通过科学有效的举措,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乃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这些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不仅暴露出商家的利欲熏心,更是反映出监管体系的不作为乃至乱作为,如今,巨头“绑架”的乳品新国标,再次暴露出监管体系的无所作为,面对如此尴尬窘境,但愿相关部门能严肃反省!(陈国琴) 

(责任编辑:高蕾)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乐福诬陷70岁老人偷盗遭起诉 被质疑店大欺客
下一篇:生蛆发霉腐烂异物沙门氏菌 双汇频陷质量门(图)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