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素、多美滋等洋奶粉品牌被 杀死,而在包装时会采取充氮密闭包装,将空气抽除,再灌入适量氮气,避免奶粉的氧化作用,在无氧的环境下,生物更不可能存活。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因运输而可能出现的产品问题,雅培更规定经销商不能上架有凹罐的产品。同时也不排除开罐后因保存不当而出现问题,“但这不是厂家产品质量问题”。
专家称98%为“恶意投诉”
洋奶粉频频陷入“生虫门”,究竟是质量不过关还是另有隐情?
乳业专家王丁棉4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厂家通常用生产工艺来否决掉‘生虫’一说,99.9999%是对的,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只要生物源、蛋白源、氧气等环境条件具备了,‘生虫’还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概率很小,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王丁棉表示,洋奶粉虽然在出厂时候是合格的,但是由于洋奶粉往往是进口的,从运输、入境、检测、仓储、市场上架,整个过程需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如果有需要长时间高温才能被杀死的细菌没有被成功杀死,如果外包装有十万分之一大的细孔让氧气漏进去,那么奶粉在未开封之前就“生虫”还是有可能的。
“生虫”概率小,但关于洋奶粉“有虫”的投诉却频频发生,到底为何?王丁棉认为,在这些投诉当中,一百宗投诉可能只有一两宗是真的,大部分是人为的,有的甚至是人为把虫放进去,属于“恶意投诉”,目的是为了向厂家索赔。
但也有洋奶粉企业认为,“生虫门”的背后不排除有人为策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