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记者韦雪)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历时3个多月、经历了三次庭审, 保护法跟合同法还有工商总局的49号令来认定这个事情,我就是特别表示遗憾。
如今,6位消费者诉当当网违约案的判决结果已经出炉,仅凭消费者确认的订单并没有得到法院的认可,这是否就意味着购物网站可以随意制定条款?一旦购物网站被打上“缺失诚信”的烙印,市场又会做出怎样的判决呢?
在消费者与当当网的纠纷产生之前,很少会有消费者注意到,自己第一次注册网站时需要阅读并同意的各类交易条款。但在钱雪等6位消费者与当当网的网购合同纠纷中,正是这一交易条款成为了判决的主要依据。
主审法官王子龙:在当当网确实有一个交易条款,而这个注册条款里已经很明确的写明了关于当当网的交易合同它成立的条件,当当网商品的页面实际上是被认可为是一种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而实际上咱们消费者最后提交订单的这个行为,作为一个要约,最后当当网发货的行为作为一个承诺。
尽管最终认定了当当网的交易条款,但王子龙法官也强调,消费者在注册前必须同意的交易条款并不意味着提供网络购物服务的网站可以随意设定,来免除自身责任。
王子龙:我们认为这个缔约的规则可能并不违反相应的法律规定,但是很多购物网站,咱们可能会约定一些免除自身责任,以及限制消费者权利作为格式条款,在法律上认定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条款。
在“809亲子图书”的网购风波之前,当当网还曾因为“一元运动鞋”、“110元三星手机”下单后,订单无效而在一个月之内三次受到关注,这也让人们对网上购物心存疑虑。尽管法院最终支持了当当网的交易条款,但在互联网维权律师游云庭看来,这样的结果对乌龙事件频出的当当网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胜利,因为面对日益普遍的网上购物活动,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
游云庭:这样一些案件的出现,它输的其实是它的商业信誉,法院在这个判决,我个人的解读是,不过多的干预市场的契约自由,你们的交易可以自由,但是如果有一方老出现这种情况,我相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来调节它。
(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