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市场消费 > 正文

光明率先提价最高涨幅14% 部分订奶户将多花钱
2011-12-07 23:51: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入冬后本是低温牛奶销售最清淡的季节,作为中国乳制品大佬的光明乳业似乎难耐寂寞。昨天,记者从光明乳业上海总部获悉,本月起盒装、瓶装、杯装三大种类的低温产品已涨价,提价幅度多数控制在10%以内。  另...

  入冬后本是低温牛奶销售最清淡的季节,作为中国乳制品大佬的光明乳业似乎难耐寂寞。昨天,记者从光明乳业上海总部获悉,本月起盒装、瓶装、杯装三大种类的低温产品已涨价,提价幅度多数控制在10%以内。 

  另据了解,蒙牛、伊利两大品牌也在酝酿涨价,双峰新希望和美丽健两大本地企业表示暂不提价。业内人士认为,淡季涨价,给予消费者适当的心理缓冲期,待到旺季时就能被市场普遍接受。这种涨价策略日渐成为快消企业的通行手段。 

  光明率先提价最高幅度14% 

  “12月1日才8.6元,第二天去超市一看,价格变了9.1元,涨得也太快了吧。”昨天有网友发帖称,光明500毫升优倍牛奶在一天时间里就提价了5毛钱。 

  跟帖网友还爆料称,之前光明1.5升新鲜壶纯鲜牛奶在超市的售价只要15.5元,现在突然一下涨到了17.2元,实在难以接受,表示可能选购其他牌子的乳制品。 

  物美、华润万家等超市牛奶采购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月初已按厂商要求对大部分低温产品进行提价。“几乎涵盖了所有基础畅销产品,幅度在7%-10%不等,其中950毫升装的光明致优全鲜乳涨了3元,涨幅达到14%。”物美超市负责牛奶采购的张经理透露。 

  另据了解,国内三大乳业巨头其余两大品牌蒙牛和伊利也在蠢蠢欲动,“已经收到蒙牛方面的口头通知,估计伊利也会有所行动。”另一家超市采购负责人说,淡季涨价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小,又能给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心理缓冲期,所以进入12月后乳企提价呼声渐高,不过相对热销的常温产品则未有提价消息。 

  牛奶订户每天多花1毛钱 

  光明乳业上海总部工作人员答复记者,除零售渠道外,入户奶也已同步涨价。 

  沈阿姨在杭州光明乳业艮山送奶站负责乳品订购业务,她说目前送奶站可以订购的产品有鲜奶、低糖高钙、特浓、醇香等种类。“之前就已经接到总部通知,从12月1日起对鲜奶种类中的200毫升普通瓶装型和杯装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单价由原先的2.7元上涨至2.8元,而原价也只维持了将近两个多月。” 

  另外,普通盒装和袋装产品则依旧维持原价。沈阿姨表示,从目前来看,虽然这两类入户奶的价格上涨了1毛,但涨幅实在太小,加之光明乳业的产品在杭州毕竟存在固定消费人群,所以其订奶业务并未受到影响。 

  美丽健和新希望双峰方面均表示,暂不跟进提价。“奶源收购价从去年同期3元/公斤涨到了3.8元/公斤,涨幅接近30%,用工成本也涨了不少。”美丽健销售公司总经理孙仕军补充说,虽然制作酸奶用到的白糖近期价格回落,但此前的涨幅仍给原料成本施压不少。 

  “好在德清新厂建成后,产能得到扩大,物流成本也较易控制,所以超市等零售渠道的产品短期内应该不会涨价。”孙仕军说,但不排除入户奶产品会以升级方式进行价格调整,只是调价时间暂未确定。

(责任编辑:高蕾)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沙县小吃”谋划上市 业内称难获投资者青睐
下一篇:多种食品新国标被指内外有别 新国标是否"开倒车"?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