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流着稀有血 捋袖救人不含糊
“熊猫女孩”11年献血4000毫升
80后周晓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但在众多献血者队伍中她的确不凡。因为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RH阴型血。因为稀有,这种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而周晓娟也因此被称为“熊猫女孩”。至今,周晓娟已坚持献血11年,无偿献血4000毫升,比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液还要多。
□晚报记者 于永昭 实习生 张倩 文/图
这样的事何乐不为
11月8日,记者在雁滩一家图书批发公司见到了这位女孩,她是这家公司的普通职员。面对记者,周晓娟说:“我没什么可采访的,只是希望你们能多宣传献血常识。”
周晓娟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那时她才19岁,在甘肃省计划学校会计专业就读。一天,她听说同寝室的一位舍友献了血,周晓娟好奇地询问了献血的条件。当得知18岁至55岁身体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困在病床上。”
已经坚持了11年
转眼11年过去了,周晓娟献出的鲜血已超过4000毫升,相当于这位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过100斤女孩的全身血液的总量。周晓娟不只因为拥有稀有血型而珍贵,更因拥有一颗无私的美好心灵而弥足珍贵。当天见到周晓娟时,记者看到她的脸色特别好,“这可能和献血也有关系吧,献血可以加快血液的更新。”她笑着说。
“想到自己的血液在他人的身体里流淌,使另一个人获得重生,那是给予另一个人生命的感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倒在病床上,接受别人血液的救治。如果有这么一天,我相信,我们今天在座的同胞们一定会勇敢地伸出手臂救我,你们说不是吗?患者在危难时,健康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使他起死回生,你所挽救的不是一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授人玫瑰留有余香,献血也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为别人,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