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乡村医生倾家荡产深山建诊所一年接诊3000余人
2011-11-09 13:51: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杜应怀正在为村民把脉。通讯员陈劲松摄(资料图片)  行医45年,他自建深山卫生室  一年接诊3000余人次;他的43本行医日记,记录了村里每一个人的完整病例  11月5日清晨,武隆县羊角镇鹅岭...

  

 
杜应怀正在为村民把脉。 通讯员 陈劲松 摄 (资料图片)


  行医45年,他自建深山卫生室

  一年接诊3000余人次;他的43本行医日记,记录了村里每一个人的完整病例

  11月5日清晨,武隆县羊角镇鹅岭村,半山腰上这间只有20多个平方的卫生室准时亮灯了,老规矩:6点准时开门问诊。药房里,拄着拐杖、穿着白大褂的杜应怀开始忙进忙出。杜应怀在白马山上行医45年,6年前,他拿出自己仅有的3万元积蓄,在白马山海拔1400多米的半山腰,盖起了这间鹅岭村卫生室,如今,这间只有三个床位、一个医生的卫生室,承担起了整个鹅岭村1400多人的日常医疗。

  清晨6点准时开门问诊

  在诊室一守12个小时

  5日清晨,挎着小药箱,拄着拐杖、哼着小曲,杜应怀就从家里出发了,前往500米外的卫生室。500米,正常人的步行时间是5分钟,但曾因患上脑溢血轻度中风的杜应怀来说,他拄着拐棍至少要走上10多分钟。

  “有时来。从清晨6点开始,守了12个小时,没来一个病人,还拒收了一笔医药费,但他整理出了鹅岭村最近3个月来的病例记录,这就是乡村医生杜应怀的一天。

  虽然治不了大病

  但有他,村里人就踏实

  从18岁开始,如今已经当了45年乡村医生的杜应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鹅岭村里的不少年轻劳力纷纷走出大山,去到沿海,“那时也有同村的玩伴约我,但你啷个忍心走,你一走,村里的人咋办?”杜应怀说,他很清楚,尽管乡村医生看不了什么大病,但只要有你在,村里人的心就会踏实。

  村民周中伦说,2008年的深冬,当年的鹅岭村大雪封山,当年自己的家还在距离鹅岭村10公里外的石梁农业社,“那晚我老婆因结核病吐血不止,我只有来敲杜医生家的门。”周中伦说,杜医生二话没说,拧着药箱就跟自己连夜赶了10多公里的路,“当年那条山路不仅窄,而且很陡峭,就是大白天行走也得十分小心,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山下,可那天晚上我们只用了50分钟就下山了,我老婆的命,是杜医生救的。”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医生 倾家荡产

上一篇:树胶充蜂胶被曝光药企被罚不服状告当地卫生局
下一篇:儿童医院预约挂号爽约率35%多医院“不计前嫌"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