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曾经对拉尔夫.斯坦曼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但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颁奖典礼让你足够对他铭记于心。
就在颁奖典礼的前三天斯坦曼因胰腺癌晚期离逝,享年68岁。尽管如此,组委会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将这诺贝尔医学奖依然颁发给他,他创造了诺贝尔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在离世后依然获得如此殊荣的人物。
得奖原因:发现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
为什么斯坦曼在去逝后还会依然享受如此高的荣誉?因为他所发现的树突状DC细胞能有效的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革命性的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科学界所理解的人体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类;而人体免疫系统中受体蛋白和枝状细胞的作用,分别对应于先天和后天,相当于两道“防线”。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第一道防线由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关键受体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这是免疫反应的第一步。
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构成免疫反应的后续步骤,这是加强了第二道防线的巩固性。
得奖的重要意义:帮助开发针对癌症的“治疗性疫苗”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校长拉维涅表示,斯坦曼的研究为至关重要的免疫学领域的很多发现打下了基础,革新了治疗癌症、传染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的方式。
以斯坦曼为首的三位科学家在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治疗和预防感染型疾病及癌症找到了更多新方向。无论是研发针对传染病的“治疗性疫苗”,还是开发对抗癌症的新方法,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意义上,疫苗的作用,在于预防。以3人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新型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获称“治疗性疫苗”,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
诺贝尔奖评委会常务秘书格荣·汉森指出,长期而言,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将在以下疾病治疗方面大显身手:癌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诺比尔奖幕后的故事:斯坦曼和他的树突状细胞
斯坦曼于1943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在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医学院学习医学并196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随后在他一直在洛克菲勒大学工作,1988年开始成为免疫学教授,并担任免疫学和免疫疾病中心主任。1973年,斯坦曼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组织(皮肤)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他将其称之为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因其细胞表面有很多树枝样的突起而得名。这种细胞可通过帮助其他细胞识别和消灭入侵人体的病原体,对人体免疫系统起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至此,斯坦曼开始长期致力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工作,并揭示了树突状细胞对抗人类疾病的相关机制,证实其在帮助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起初斯坦曼对于树突状细胞的发现开发出疫苗用来以预防HIV和结核等慢性感染以及癌症治疗。但在34年后,这一项的治疗发现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7年3月,Steinman被确诊患有晚期胰腺癌,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用耗费毕生精力研究的树突状细胞来治疗他的疾病。随后Steinman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者们制定设计了一套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方案用于自身的实验,经过一次失败一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尝试,最终利用树突状细胞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了4年之久。
按照传统治疗方法,胰腺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为1年左右,但斯坦曼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用自己的创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更多斯坦曼胰腺癌、免疫细胞故事请访问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官方网站www.xqcb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