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刚: 国际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二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比6月份预测低0.3个百分点;2012年全球经济也将增长4.0%,较6月份的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这不仅让动荡的海外市场雪上加霜,同时也成为了影响A股市场的因素之一。
在国内方面,通胀压力、经济增长速度、货币政策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方向标”。
周思立:估计今年三季度同比增长幅度会回落到9%左右,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的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5%和9.0%大体一致,这一点可以从将于10月份公布的三季度宏观数据中的“工业增加值”指标获得求证。在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同时,物价指数也将回落。
从国际方面看,美联储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国债期限,即卖出4000亿美元较短期国债买入等量的较长期国债,以求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联储此次推出扭曲操作符合市场预期,其规模正好位于人们预期的3000亿-5000亿美元这一范围的中端。超额准备金率此次可谓千钧一发,之所以没有被下调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引发更多问题。这显然对国债有利,是否将对经济产生刺激仍有待观察。
政策面:货币政策保持中性
记者: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候,那么,管理层会否“救市”维稳?
袁绪亚:从近期管理层的态度看,仍然把稳定物价、控制地方性贷款、抑制通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9月份的物价上涨指数可能在6%左右,通胀压力将逐渐缓解。在此情况下,加息及提高存准率的可能性都不大;相反,在目前资金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实施“定向宽松”政策,倒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中小企业众多,它们是发展地方经济,保证地方税收和就业的主力军,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不小。企业财务费用比较高,这都对企业现金流形成较大的压力,如果在资金上采取完全断流的做法,其后果不堪设想。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要上马,没有资金上的保障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唐永刚:货币政策是否调整,而货币政策调整的前提是物价是否呈现下滑的趋势,只有形成持续下滑的形势,货币政策才会调整。从国内的通胀压力来看,由于猪肉和蔬菜价格有所下降,估计9月份CPI的同比上涨幅度会回落到9%左右。
“救市”呼声四起,中国股市每次都是政策“救”出来的。其办法是:一是高层发表讲话,以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二是提高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的入市比例;三是要求国有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四是对股票具有印花税、红利税和个人所得税进行调减;五是要求上市公司增大分红比例;六是实施低价IPO。不过,管理层过去在市场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救过市,但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怎么救?
周思立:虽然截至本周,央行已连续十周通过公开市场向市场投放资金,规模近4000亿元,足以冲抵一次提准冻结的资金,但央行的举措仍让市场资金未处于明显偏紧状态。目前的货币政策应该属于中性状态,既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收紧,又没有放松,真正的放松可能要等到今年三季度去了,即当中小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经济大滑坡之后。
工信部22日正式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该规划为我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根据《规划》精神,发展前景被看好,具有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中小企业或成为A股市场未来的明星。
资金面:节前或将紧中有松
记者:目前影响资金面增减的因素很多,从总体上看,近期资金面将出现怎样的格局?
袁绪亚:今年半年已经将下半年的部分银行贷款提前放了出去,因此,现在银行可放贷资金不多了,而且越往后可放贷筹码越少。目前已经有部分银行的贷款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有消息称,管理层有可能为了给中国水电(601669,股吧)首发上市让路而在国庆节期后放缓新股发行步伐。随着下周申购中国水电的资金将被冻结,以及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资金偏紧的局面将再现,为对冲不利因素,央行将暂停7天正回购的使用,并继续向市场投放资金。央行有意放松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对冲资金面因大盘新股发行而趋紧的态势。考虑到季末资金趋紧,下周公开市场操作或延续净投放格局。市场资金面紧张局面或有望缓解。
唐永刚:有报道称,管理层允许百亿保资入市。保险资金自9月份以来已开始谨慎买入基金。近段时间以来有部分保险资金在申购基金,粗略估计,9月份至今保险资金申购基金的规模约为几十亿元。
社保资金此时获准入市政策信号意义较大,表明了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A股行情一向政策特征明显,一旦政策信号偏多,那么市场人气就有望重新聚集。而股市中的601军团,作为套牢资金最多、破发个股最多的“破发重灾区”,屡屡在市道低迷的底部区域有所表现,因为以中字头公司为代表的“601军团”异动,往往被认为是有国资背景的国家队护盘所为,也一向被投资者当成是短期市场企稳的风向标。
周思立:目前资金面不一定就很紧张,虽然现在面临着三季度末这一时点,但从今年7月份起就改革了对银行存贷比的考核办法,银行的存贷比是均衡的。而目前央行对资金供应采取的是平衡策略,由于商业银行补缴存准金,再加上目前由于美国经济正在恢复,大量热钱回流美国市场,因此,央行连续十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3500多亿元。
目前市场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是价值投资者投资的好时机,已完成建仓的基金可入市的资金共计为2270多亿元,如果算上已经完成募集但尚未成立的基金,那么目前可入市的资金总额或超过2600亿元。
大趋势:弱势震荡夯实底部
记者:综合上述宏观经济面、政策面和资金面情况,国庆节前大盘将如何运行?
袁绪亚: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主要还是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分不开,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不是太好,去年GDP数据修正为10.4%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而今年的数据会有明显的回落,那么对周期性行业来说,今年盈利很难达到去年的水平。
本周三的市场反弹主要是受周边股市上涨的影响,大盘指数站上了2500点,但好景不长,本周四得而复失,再次回到了2500点下方,表明市场仍然比较弱势,震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技术面看,大盘指数应该在2426点下方才算进入了底部区域,因此,短期期望股指持续上升不太现实。预计市场在节前维持偏弱格局,但整体做空动能有所减弱,短线有望逐步企稳。
唐永刚:至少在近一段时间,股市不可能会有增量资金明显流入,而盘中存量资金的活动,自然又难有作为,这就决定了目前还将维系成交低迷的状况。从操作层面上来说,恐怕在本轮大盘新股扩容结束之前,都不可能改变。
按照历史上市场底部出现的条件和特征,虽然目前也具备了一些条件和特征,但这些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换句话讲,市场底部的出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条件和特征。目前国内外掣肘股指反弹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加之下周依然有超级IPO中国水电,市场短期流动性依然紧张,短期走势依然不容乐观,预计近期会在2400点一线震荡,当上行到20日均线时阻力会较大。既然目前市场并不能确定其底部已经出现,那么,比较可行的操作策略是观望。
周思立:投资者都熟悉“量为价先”的股市惯例,现在地量已经出现,也可以说市场是进入了底部区域。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够打破地量的低迷格局,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从短期看,在包括IPO、再融资、次级债等诸多困难挑战,紧缩的货币政策,外围市场动荡不安,市场对国内的金融体系安全也有担心的预期作用下,市场走势缺乏明确的方向,准确判断市场底是否已经比较困难。估计下周前半周以超跌反弹为主,而后半周则以套现持币过节为主,从而会引发回调,主要压力位在2520点附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