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万亿通航市场引地方政府跑马占“坑” 2011-09-27 00:46: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被誉为通用航空“元年”,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至各地通航规划,均释放出发展通用航空的强烈政策信号。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至五年是通用航空的产...

  2011年被誉为通用航空“元年”,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至各地通航规划,均释放出发展通用航空的强烈政策信号。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至五年是通用航空的产业准备期,运营环节蕴藏着最多的投资机会。在此期间,既需长期性资本的关注与投入,更需成熟商业模式的培育孵化。

  万亿通用航空市场正在蓄积能量、期待爆发。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内蒙古、陕西、海南、广东等多地的地方政府已瞄准了通航市场的发展潜力,纷纷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园区、申请低空空域试点、通勤试点等方式,以期在未来的通用航空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政策信号日益强劲

  “目前通用航空的发展态势可概括为:政策信号强劲,地方政府热情高涨,产业资本、投资基金高度关注,各路力量蓄势待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测算,通用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在美国,通用航空的年经济贡献约为1500亿美元,拉动就业岗位逾120万个。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私人娱乐飞行将占通用航空的60%以上。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2018年将突破8000美元。业内人士由此预计,未来十年,我国通航市场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最终市场规模将与美国相当,即总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通用航空的市场需求奠定了经济基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则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通用航空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去年8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被视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低空空域深化改革前景明朗。今年5月出台的中国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则首次将“通用航空规模快速扩大”列入民航“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

  另有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作为对民航“十二五”规划中的“加快通用航空发展”部分的细化和完善,民航总局正在编制通用航空专项发展规划。此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初稿并进行了讨论,有望在2011年编制完成。该规划是一项面向未来五至十年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全局性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制造业扶持、飞行人员和专业人员培训等内容。

  “地方发展通用航空可以把好处留在地方,形成独特的区域性经济业态,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既是最大受益者同时亦大有可为。”高远洋指出,我国通航市场的爆发可能还需要三至五年的产业准备期,在此期间,通用航空将在局部区域、局部产业领域率先发展。

  据了解,广东珠海航空工业园、陕西渭南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开发区、辽宁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山东滨州大高航空城等已经成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第一阵营。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在出席“2011中国AOPA年会暨中国低空经济论坛”时也透露,北京已编制完成北京市通用航空发展规划,要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研发高地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承载区,形成经济规模达3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环节或率先爆发

  “与商用航空相比,通用航空市场更大,可广泛用于公务、私用、航空运动、农业、林业、旅游、紧急救援等。与汽车业、房地产业相比,通用航空产业链更长,可形成庞大的周边和地面延伸产品集群,且参与门槛低。”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学院副院长王霞在一次公开场合这样说道。

  通用航空产业链一般可划分为三大部分:通用航空飞行器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以及支撑通用航空运营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其中,通航飞行器制造包括飞机的研发、总体设计、零部件加工、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研发生产、飞机总装及交付试飞;通用航空运营包括使用航空器从事各项工农业作业、公商务飞行、个人休闲娱乐、体育文化以及应急救援飞行等;飞行服务保障包括通用航空机场、飞机维护与修理、油料储运、航材储备与供应、航务服务、导航设施与空管指挥等。

  “通用航空器制造环节投入较大、回报期较长,或许比较适合财力雄厚的国资背景的资本进入。”兴业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朱峰表示,“而通用航空运营环节目前看来投资机会最多,比较适合私募基金进入。此外,飞机维修、配套设备提供、通航培训等方面也存在不少机会。”

  高远洋也认为,通用航空的市场价值更多体现在运营环节,通航的制造、销售、服务等都将围绕运营展开。其中,公务机运营、通航培训和通航机场建设等环节有望率先获得发展。

  “公务机市场可能是整个通航产业链中有望最先发展起来的。中国已成为全球高端公务机销售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订单已占空客全球公务机年销售量的25%。”高远洋称。根据霍尼韦尔公司的预测,我国将成为世界公务机及通用航空业的最主要增长点。未来20年,我国公务机数量将从目前的160架增至1700架,产业价值将达千亿美元。

  高远洋认为,公务机业务能够率先发展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目前公务机的飞行基本不受低空空域限制,可以走民航航路;二是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公务机的消费群体;三是公务机运营主体多为有运营能力和经验的主流商业航空公司。但他同时指出,能够让公务机不受约束地起降的机场有限,这是目前我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通用航空培训市场也存在较大缺口。通航培训包括通航飞行员、机务、空管、维修技师等。资料显示,目前民航飞行院校及培训机构培养均以航空运输为主,且成本较高。我国现有通航飞行员主要来自军队转业、航空体育运动学校、航空俱乐部以及通航企业自身培养等,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

  “国外培养一名通航飞行员通常需1万余美元,而我国需20—25万人民币。中国通航培训的市场很大。”但高远洋补充认为,受制于空域管制,我国通航培训的空域有限,同时缺乏通航培训的教员和飞机,该市场尚未形成规模,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推动。

  通航机场建设也有望率先爆发。“通航机场投资属于资产性投资,可能暂时无法盈利,但具有增值价值。”高远洋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航机场的投资额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国外一些小型通航机场的建设资金,除去土地费用只需两三千万,但却有从几千万到几个亿的增值空间。此外,通航机场相关设备种类繁多,现实需求量大,也存在不少投资机会。

  “总的来说,投资通航机场的回报期较长,公务机运营、通航培训回报期相对较短。未来当通航产业进一步成熟、具备一定规模后,飞机销售、维修、航材、航油、FBO、飞行情报等产业环节也将涌现出很多投资机会。”高远洋表示。

  各路资金寻觅商业良机

  通用航空可期的市场机会无疑吸引了民资、国资、外资等各路资金的关注。“尽管国内通用航空运营环境、基础配套设施暂时比较薄弱,但通用航空市场是一个国际性市场,在国外也存在很多市场机会。而国内市场一旦成熟,也将涌现出很多商业良机。”中航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廖全旺这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道。

  制造环节,中航工业集团已将触角伸至通用航空制造产业链的几乎所有环节;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如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西科斯基飞机有限公司等的发展势头也日益强劲。运营方面,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旗下都成立了公务机运营公司,精功通航、金汇通航等民营企业在俱乐部培训、销售等方面表现突出;空客、波音、湾流、庞巴迪四大外资公务机公司也已加大在中国的市场力度及出货量。

  通用航空产业领域亦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一是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类公司,如中航工业旗下的直升机制造业务上市平台公司哈飞股份(600038);二是通用航空运营及维修类公司,如以海上石油直升机运营服务为特色的中信海直(000099)、航空维修龙头海特高新(002023)等;三是通航基础设施及设备服务公司,如空管系统产品领域的川大智胜(002253),航空地面设备及配套龙头威海广泰(002111)等。据悉,另有电力、通讯、大型装备制造类板块的一些上市公司也正在探寻通用航空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高远洋认为,通用航空产业投资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业孵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的资金可能规模不大,但需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运作团队和丰富的资源关系,去打造出一个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该阶段可能风险较大,但利润率也更高。

  其次是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入阶段。由于活跃在通用航空产业领域的多为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不大,因此产业资本届时通过整体收购或者控股进入都是可行的。“产业资本进入可以有两种方式。”高远洋补充道,“一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只获取财务收益。这要求原有团队专业水平高、运营能力强。另一种是直接控股,即既有财务投资又接管商业运作,适合于原有团队专业技术优势较强但缺乏商业运作能力的情况。”

  高远洋举例称,当一个通航机场真正运作起来之后,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大部分公司都愿意收购这样的通航机场。而此时,前期的风险资本可以撤出,也可以选择留守,继续参与运营。”

  目前,大部分资本都倾向于选择第二阶段,鲜有对通航产业进行前期投资的风险资本。“通用航空在我国尚属新兴概念,许多投资人还是缺乏对这个产业投资价值、投资方式的了解,不敢贸然进入,大规模产业投资还未形成。”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靳永发在“2011中国AOPA年会暨中国低空经济论坛”间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而另一方面,一些对通航产业有较深入研究的专业团队却缺乏资本的信赖与支持。高远洋指出,通航产业的特点不是快进快出,它讲究长期性投入,利润率或许不高,但可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利润。“这个产业需要长期性、规模化的经营培育,进入这一领域的资本也应该是追求长期性利润回报的,需要相对多一些耐心。”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要获得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远见的长期性资本支持,还必须探索出一套针对性的商业模式进行培育孵化。“一些专业团队有研究、有知识,而一些投资者有概念、有眼光,若两者能够有效结合,将对通航产业的商业化运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远洋这样说道。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万亿 通航 市场 地方政府

上一篇:热点直击:寻找大股东“踪迹” 下一篇:“科达机电”公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