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6日),吉林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创新经验交流会,贯彻省委部署,推进实施金融创新拓展计划,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研究破解资金短缺,特别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长王儒林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接再厉,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搞好金融创新,扩大融资规模,优化金融服务,强化资金保障,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王儒林指出,今年以来,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部署,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大局,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尤为突出,从单一信贷融资拓展为直投、信托、租赁、保险等集成融资;从单体企业辐射到全产业链融资;从单纯不动产抵押融资扩大为存货、应收账款及未来收益抵押融资;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延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些工作有力提升了我省融资服务能力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王儒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金融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王儒林强调,完成今年任务,特别是要实现GDP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500亿元等发展目标,面临的压力很大,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金融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金融创新工作。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家应对物价较快上涨和通胀压力,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宏观政策环境趋紧,我省面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定要搞好金融创新,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重大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二要搞好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融资创新。突出全面实施“三个一百”金融服务工程。搞好100个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对重大项目融资方案逐一分析落实,切实提高融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为100项重点工程提供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地解决好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切实保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集中解决100户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基金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结成金融服务联盟,集中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三要着力提升薄弱领域金融创新和服务水平。要加强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流程和差别管理政策,探索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债券融资,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及宅基地、农业机械、林权“四权”抵(质)押贷款,推广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试点,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要加强民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强基层金融服务创新,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和金融人才下基层”活动,促进金融人才在基层搞好服务。四要全面推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要继续抓好企业上市,加强管理, 教育和引导上市企业强化自律意识,注重合规经营,确保健康发展。要推进上市公司利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等形式进行再融资。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引导扩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要积极争取保险资金参与我省经济建设,投向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五要更加积极地打好金融创新发展的“组合拳”。要切实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逐步完善多元化融资模式。要强化政府引导服务作用。财政资金要通过贴息、担保补贴等形式发挥引导作用,全面提高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继续采取综合增信、强化合规审批等有效措施,完善融资条件,切实发挥融资平台应有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原则,制定实施金融创新发展战略。要科学确定金融创新的切入点,优化业务流程,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对业务创新给予倾斜,全面提高业务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搞好“诚信吉林”建设,引导企业增强诚信意识,进一步规范融资行为。强化法制保障,加大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金融案件查办效率,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切实发挥金融监管部门职能作用,科学稳妥地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监管要求,把各类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保障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主持会议。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出席会议。会上,12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就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和“三农”金融服务以及股权投资作了典型发言。
中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和各县(市、区)政府及分管金融工作、相关部门,省内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地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重点项目单位、省100户上市培育工程企业及境内外上市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