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是对合作伙伴的过河拆桥,还是对元老功臣的无情“斩杀”,“银泰系”一心逐利的夜宴战术,都显得过于血腥。
高位套现抛弃“引路人”
自从2005年收购百大集团和鄂武商A股权以来,银泰
银泰百货的百货店在湖北省从无到有迅速达到6家,在浙江省也迅速地开出了16家。而其在国内其他地区先后开设的数家百货店,除陕西一家外目前都已折戟沉沙。但是,上述两家公司的“引路人”价值失去之后,便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
自从2005年7月投资鄂武商A以来,“银泰系”跟武汉国资就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历次争斗结果,几乎都是“银泰系”获得实利,直到在2010年底前向鄂武商A陆续派驻了5名董事(鄂武商A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和2名副总经理。有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银泰系”非常清楚,获得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可能性近乎为零,历次争斗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罢了。
2011年3月29日, “银泰系”对鄂武商A的持股比例由22.62%增加到了22.71%,超过武汉国资的22.69%而成为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此举立即引发武汉国资的强烈反弹。除了通过外引内联数次增加一致行动人提高持股比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对鄂武商A的微量增持,并非真的要上位第一大股东,相反却是“银泰系”将抛弃之的标志。
就在武汉国资要约收购5%鄂武商A股份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之际,因届时较最后一次增持已满6个月,“银泰系”所持鄂武商A股份可在10月13日解禁转让,武汉国资高价承接的概率很高。
武汉国资在要约收购报告书中,为“银泰系”向其高价转让剩余股份埋下了伏笔。报告书称,除通过要约收购5%的股份外,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而这与西子联合2008年让“银泰系”放弃百大集团的说法如出一辙。
当时,西子联合宣布计划斥资5000万元增持百大集团,但实际以13377.27万元斥资增持了1880.09万股。其间,“银泰系”通过二级市场减持1224.21万股。经过这么一减一增,“银泰系”和西子联合各自持有的百大集团股权比例差距迅速拉开了十多个百分点。
从那以后,“银泰系”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地抛售百大集团,直至计划2011年全部抛空。西子联合的“痛点”在于百大集团的股改问题必须解决,而“银泰系”握有一票否决股改方案的绝对话语权。
异曲同工的是,武汉国资的“痛点”在于,解决鄂武商A、中百集团、武汉中商3家商业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已经没有退路,而“银泰系”拥有让鄂武商A能否参与整合的绝对话语权。
粗略计算发现,“银泰系”从百大集团那里获得的投资收益近5亿元,而按20元/股转让鄂武商A则可以获得19亿元以上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