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来自6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老外参观了深圳华星光电,这些老外们都是TCL在海外的经销商,他们与华星光电的员工一起见证了该公司自主建设的8.5代液晶面板(TFT-LCD)生产线开始量产。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标志着TCL在构建液晶显示全产业链的战略目标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深圳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245亿元,2009年由TCL集团和深超公司合资成立,是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其设计产品线覆盖26英寸至55英寸主流液晶面板领域,设计产能为每月10万张玻璃基板,年产约1700万块液晶模组。目前自主研发的32英寸液晶模组技术率先投入量产。
本月几千片,下个月过万,明年年底10万片。华星光电CEO贺成明介绍,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200多亿,一天财务利息几百万,缩短工期有助于降低风险,幸运的是项目一直进展比较顺利。目前,华星光电的重点是快速推进良品率的提升同城315投诉产经,以及不断加强运营机制体系建设、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深入推进品质体系与品质认证工作。
据了解,华星光电将突破口聚焦在独特的产品设计、新型工艺以及材料应用、产品研发创新上。为了避免陷入受制于人的困境,华星光电打破引进国外技术与人才的常规路子,通过自我组建技术团队,进行技术路线图的自我设计,打造了一条专属于华星光电的自有产业链条。依靠独特的三级人才梯队战略,华星光电在业内广纳贤良,公司汇聚了台湾、韩国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顶尖技术人才。并在短短一年内形成了近千名的多级人才储备,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VA技术,其透过率指标处于业界领先。在中国、美国、PCT的专利申请超过300件。
华星光电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华星光电在建厂同时,同步致力于市场的开发,积极建立和发展客户关系,此外,依托华星光电控股股东TCL,华星光电的产能可以得到有效消化。
专业分析师李亚琴认为,国内面板厂在四季度产能最多为月产1万~3万片,但今年全球平板彩电需求量为2.01亿台,国内市场为3880万台,国内面板企业发展空间很大。
TCL集团、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华星光电从两个月前成功投产到今天进入量产阶段,是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的集合体现,有助于TCL集团在未来液晶电视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且对建立中国彩电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和在全球的核心竞争优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