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市场报告出台后,官方又出来辟谣:温州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人涉足民间借贷同城315投诉产经,九成家庭个人参与民间借贷,被“严重扭曲”了。且不说这些数据真实性如何,大量企业涉足民间借贷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银行贷款困难,民间借贷收益比企业家辛辛苦苦办实业来钱要快,逐利的民间资本自然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甚至有的企业不惜从银行错钱再转贷,赚取利差。一般企业委托贷款,利率都在20%。这对企业来讲,什么事情不做就可坐收渔利,何乐不为?这下连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托与银行理财产品。《人民日报》也撰文狠批,“上市公司被指不务正业,放贷炒股参股成主业”。
据了解,“跑路”的老板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他们放弃主业,要么办起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要么借高利贷去搞多元扩张,投资房地产。但如此之高的利率之下,对微利保本的企业来讲,早已不堪重负。一旦某家企业信用链断裂,就会危及众多其他企业。这就是为什么温州私营老板会接二连三集中出现跑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造成温州民间金融乱象丛生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还在于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高度垄断。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有的企业无法按原有的轨迹继续生存,只能将资金抽走从事热钱炒作。所以经常造成一些资产价格间歇性的、非正常地上涨。去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诸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等多个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