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资金正蜂拥能源矿产行业。据清科数据库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8月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V C和PE )市场上,从披露的投资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高居首位,有4起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涉资约2.66亿美元,占比22.8%。
据清科报告,8月8日,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PIPE融资1.27亿元人民币;8月12日,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PIPE融资8.89亿元人民币。8月26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PIPE融资合计6.56亿元人民币。而贵研铂业、恒邦冶炼和中金黄金三家均为设计能源及矿产行业的上市公司。
从投资方面来看,能源和矿产类的企业正在成为“香饽饽”,投资于矿产的专业基金也纷纷设立并开始募集。据媒体报道,五矿信托与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煤业集团等青海国资企业签署协议,设立矿业信托投资基金。该基金由五矿信托募集资金和自主管理,以股权方式投资于矿业开发项目。安信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衡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矿产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这对PE资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摩根大通亚洲副主席方方此前曾表示,全球经济这个坐标系的原点是美元,美元价值的不断变化造成了以美元定价的产品的波动。首先,它影响了股票的价格;其次,它更大的影响了天然气、铜、铝等大宗商品的价格。
正如方方所说,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看涨,由此引发了对矿产资源价格上涨的预期。与此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加快矿企重组,推动资源整合,这都给投资矿产带来许多机会。有人估算,以矿产品为代表的资源型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有色金属,利润相当高,一般涉矿企业投资回报率都达到60%。
根据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总共有1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34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达到74.98亿元,而去年同期,11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21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44.35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长了近七成。据悉,中信信托近期将新组建发行总规模预计达200亿元的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业务范围从传统的煤炭资源拓展到煤层气等新能源,地区也从山西拓展到贵州、内蒙古、陕西等地。有业内人士透露,矿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类似,是可以支付得起高融资成本的,所以发的房地产信托和矿产信托比较多。
一些非投资基金、主营业务也并非矿产或能源的企业也在涉足这一领域,足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吸引力。8月30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在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一条5.5代A M O L E D (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政府承诺将为京东方配置位于呼吉尔特矿区巴彦淖井田的总量不低于10亿吨的煤炭资源。在此之前,奇瑞汽车在鄂尔多斯投资200亿元并“换得”16 .6亿吨的煤炭储量;华泰汽车在投资鄂尔多斯后则获得两个煤矿的采矿权等。
衡昆说,资本持续涌入能源矿产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形成趋势。但他也表示,矿产行业历来是风险较高的行业之一,目前有些主营行业并非矿产能源的企业也涉足这一领域,对潜在的风险要有所警惕。张莫
■昔日煤老板几乎全数退出了煤炭生产领域,而与之相伴的是两千亿的热钱和这些热钱拥有者们茫然四顾的眼神。这笔数额巨大的民间资本到底将涌向何方?这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也是煤老板们自己十分关心的一件事情
■从地主变矿主,这一方面是处于调控缩紧背景下的房地产商们的一次被迫转型。另一方面,在全球矿产资源需求旺盛和贵金属及基础金属价格呈上涨态势的背景下,中国矿产开发行业正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房地产企业追逐高额回报的本性让它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这个行业。而对于山西煤老板来说,面对这场持续升温的矿产热,他们似乎多了更多的理性和思考
■2009年山西煤改之际,那些决心继续投身矿产行业的老板们早已抽身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扎根发展,几年来那些还没有真正选好项目的老板们对于重操旧业早已经慎之又慎了,因为重投矿产业,在政策、法律以及地质资料真实性方面的风险依然巨大,甚至有加剧迹象,山西煤改就是一个先例
最近一段时间,高平市的陈先生不断接到朋友从新疆打来的电话,他的朋友告诉他,他们在当地看好了一座铁矿,希望他能够尽快来合伙经营。但是一听说矿区离哈萨克斯坦仅有十几公里距离时,黄先生开始变得有点犹豫了,他实在拿不定注意应不应该去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进行投资。当然,他还有另外一层担心:新疆当前相对宽松的矿产政策还能够维持多久。
黄先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高平人,2009年他的煤矿被整合后就再没有涉足过矿产业,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网以及和朋友聚会,偶尔他也会去自己早年前在长治市开办的一家四星级宾馆看看。当然他的主要固定资产除了这座宾馆外还有在北京、太原和三亚的十几处房产。他在这些城市到底有多少处房产,陈先生笑而不答,但他肯定地告诉记者,在太原星河湾有两套。
太原星河湾是山西省目前售价最高端的一处楼盘,2010年开盘时每平方米均价2.7万元,一期工程在开盘之际即销售一空。据统计,2010年,星河湾在全国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而其中仅太原星河湾一个项目就收得72亿元。
太原星河湾的巨大成功让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山西煤改后巨大民间资本
集中涌入地产市场的一个显现。事实上,煤改后的煤老板将大举发力地产市场的说法早有传闻,有评论人士甚至担忧这笔巨额资金的集中
涌入会给一线城市的地产市场
带来灾难性后果,因为据不
完全统计,几年来山西淘
汰落后产能从煤焦等传
统产业退出的民间资本
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
为此,从2009年左右,万达、富力城、绿地、星河湾等全国知名房企先后落户太原,他们似乎敏锐地嗅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地产业吸金山西煤老板
在当时的背景下,地产开发商们的洞察力似乎是正确的。
2009年,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力推进全省煤炭产业整合,山西的目标是到2011年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再减到800座,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到2010年年中,山西的煤改运动已近收官,昔日煤老板几乎全数退出了煤炭生产领域,而与之相伴的是两千亿的热钱和这些热钱拥有者们茫然四顾的眼神。这笔数额巨大的民间资本到底将涌向何方?这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也是煤老板们自己十分关心的一件事情。
山西人自古有置业的传统,如今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一处处私人宅邸似乎也证明了山西人这种理财习惯的历史渊源。与此同时,早在煤改之前,山西煤老板在北京、上海等地整栋买楼的消息已经屡见报端,而这样的消息也绝非传闻。一位晋城的煤老板曾告诉记者,他在北京就有30多套住宅,而于2009年落马的山西煤焦领域巨贪郝鹏俊仅在北京就有房产35处。从地下到地上,山西煤老板们的爱好似乎永远徘徊在地表的上下两端。
山西人买房与温州人买房的动机、品种都不一样。温州人大多数买投资性物业,看中的是中长期的回报,而山西人主要买的是豪宅,大多数为自用或度假,他们在北京、上海、海南买了房子以后很少住,除非举家迁走了,在外面都不如意的时候,就回太原买房。一名煤老板这样说。
从2010年后半年开始,资金逐渐向太原地产回流的现象开始出现。煤矿也没有了,需要办的事情也少了,住在外面无所事事,回到太原毕竟会离故乡更近一点,朋友也更多一点。这名煤老板补充说。
这只是一个方面,另据山西官方统计,近30来同城315投诉产经,山西省大约积攒了1万亿元左右的民间资金。以银行存贷款为例,截至今年5月底,山西全省存款余额19926.9亿元,贷款余额为10384.6亿元。与此同时,仅近几年山西淘汰落后产能从煤焦等传统产业退出的民间资本就有约2000多亿元,另外民间借贷资金规模也有2000多亿元。民间资金雄厚,已经成为山西独特的省情之一,但是今年1-5月份山西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却只有579.5亿元。巨大的民间资本和规模明显偏小的固定投资再一次给地产商们掘金山西的梦想注入了勇气。
他们的勇气也的确没有令他们失望。以太原星河湾为例,在开盘当日就吸金40亿元!在2010年太原30余个预售楼盘项目中,约三成楼盘的均价在8000元以上,而其中豪宅、大户型集体热销。万达、富力城、绿地、星河湾、恒大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地产企业也纷纷抢滩太原,而山西本土的开发商们在煤老板的背后支撑下也加入这场盛宴,山西的地产市场似乎迎来了一次集体井喷。据统计,到当年12月末,太原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从年初的5802元/平方米升至7177.5元/平方米,另外,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成交金额等主要数据也一路高涨。
因房价的飞速上涨,太原也随后颁布了限购令,加入20座限购城市的行列,太原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变得艰难。
从地产热到矿产热
随着“新国八条”出台以及行业性、地方性调控政策的陆续跟进,特别是受金融限贷、地方限购政策的双重挤压,今年前7个月,太原市商品住房成交量持续走低,商品住房交易平均价格一路降为每平方米5728元,涨幅同比下降
17.14%。大部分开发
商都压低了供应量
——大盘接到
了总部
“延迟推盘”的通知,部分小楼盘已经停建、停供。
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的某知名楼盘,在2010年共开了6栋楼,而今年,截止到8月底却没有开1栋楼,现售房源均为上年度的尾房。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太原市另一家知名楼盘的住宅项目上。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解放北路附近的该楼盘,在2010年开盘的一期项目共3栋楼,这3栋楼已经在2011年5月全部售完。今年初,该项目挂出的最新售楼信息显示“二期项目进入咨询中”,但一直到今年7月中旬,二期项目在出了户型图以后就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价格及付款方式也一直待定。
与楼盘销售冷清相呼应的是曾经一度让人艳羡的售楼员的收入也开始明显缩水。由于不甘于只靠微薄的底薪度日,不少售楼员开始寻觅它途,试着转行。
在太原市和平北路某楼盘中,接待购房者看房的并不是售楼小姐,而是一名保安。这名保安告诉他们,现在楼市低迷,很多售楼员都转行了,现在人手紧缺,售楼中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太原市长风街一处售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一个销售员一个月起码能卖十几套房子,现在能开张就算很好了,奖金也比一年前缩水了近50%。
同样是长风街另一处楼盘的一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往年不少售楼员每月底薪加提成能拿到7000-8000元,月收入上万的也不少见。但从今年以来,原先一个月能卖几套房子的售楼员,现在能售出一套就不错了。按目前太原市场上每月800-1000元的底薪水平,加上1‰或2‰的提成,月收入只能达到1500元左右;如果卖不出房子,就只有微薄的底薪;公司为了节省开支,连销售所需的工具、制服都要售楼员上岗前自己掏钱买,公司已经有很多人辞职转行了。
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骤然低迷,另一方面却是矿产行业的大规模吸金。据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127家房企,已有20多家房企涉足矿业,约占整个房地产板块的1/6;不仅如此,另据统计,今年以来房企涉矿交易额高达276亿元,约占A股市场并购重组总交易额(约5856亿元)的5%。
房企涉矿,从地主变矿主,这一方面是处于调控缩紧背景下的房地产商们的一次被迫转业。另一方面,在全球矿产资源需求旺盛和贵金属及基础金属价格呈上涨态势的背景下,中国矿产开发行业正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房地产企业追逐高额回报的本性让它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这个行业。
而对于山西煤老板来说,面对这场持续升温的矿产热,他们似乎多了更多的理性和思考。
煤老板眼中的矿产热
河津市的贺先生曾有一座年产20万吨的煤矿,2008年底他将煤矿转手他人后开始经营一家地产公司,如今在附近许多县市的商品房开发中都有他的身影。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矿产热和越来越紧缩的地产调控,贺先生反而显得很冷
静。在他看来这些县市的地产市场所呈现的是刚性需求,如今河津市的房价已达5000元/平方米,已经接近一些沿海中小城市水平,而他家乡所在的一个小镇上,房价也竟然达到2800元/平方米,而且还在涨。
对于地产业未来的前景,贺先生依然充满信心。而对于有无打算重新返身矿产业的提问,贺先生则表示了否定,在他看来,这些年来,社会上流传着许多有关投资矿业一本万利、一夜暴富的传奇,让很多人对投资矿业满怀期待。但对不熟悉矿产资源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来说,这其中其实隐藏了重重陷阱。如今,国家的整个政策环境已经改变,从1万元到10亿元的山西煤老板暴富故事再也不会重演了。
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贺先生一人。在山西省晋中市,一名煤改后转营白酒行业的前煤老板告诉记者,2009年山西煤改之际,那些决心继续投身矿产行业的老板们早已抽身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扎根发展,几年来那些还没有真正选好项目的老板们对于重操旧业早已经慎之又慎了,因为重投矿产业,在政策、法律以及地质资料真实性方面的风险依然巨大,甚至有加剧迹象,山西煤改就是一个先例。在他看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尽管当前矿产业政策宽松,但是政策变动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要比山西当年经历的过程更加短暂,如果企业在这几年没有抓住机遇在当地快速发展,那么有可能再次落得一败涂地。
山西前煤老板们在这场矿产热中的审慎还不止这些。山西忻州市尚先生有一座高品位铁矿,因精力不足几欲出手,但山西本土买家鲜有问津。尚先生说,该矿虽然证照齐全,但生产能力偏小,本土投资者都担心未来会遭遇政策瓶颈。而山西浑源县的黄先生是一名在2009年煤改时被整合掉的前煤老板,几年来他先后在新疆、内蒙古、甚至越南等地多次考察矿山,希望重操旧业,但是被整合的经历让他在投资选择时变得谨小慎微,如今他甚至萌生出要等待这场矿产热潮退却后再做考虑的想法。
而与煤老板们审慎态度相反的却是房企对矿产业的集体升温,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热衷矿业的房企在转行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报道称,去年投身矿业的绿景地产,今年6月亏损额超过1046万元,而刚获得内蒙古煤矿资源的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的现金流期末余额也在不断减少。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3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减少了超过6亿元。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涉矿房企在公布收购矿业后股价普遍走高,甚至在大盘不稳的情况下仍然单边上行,为此,有人提出要警惕“涉矿”炒作。
也正因为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中途转行的房企并非是主动创造生钱之道,而是在被迫快速寻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方法;而在山西这些前煤老板煤们看来,今次兴起的矿产热似乎已经慢了一个节拍。
房地产调控持续加压的情况, 中小房地产企业首先无力承受,商业地产的长时间高投入是他们难以支持的,于是矿产投资成为中小房企的副业。统计显示,约有六分之一的房地产企业在上半年涉及矿产业务。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上半年A股1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1578.42亿元,同比增长8.48%;利润总额341.13亿元,同比增长12.57%,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33.15亿元,同比增长14.19%。然而,行业在壮大,龙头房企日渐强壮,而中小房企却是“岌岌可危”。
从上半年各家上市房企的市值表现来看,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以莱茵置业、华丽家族、深物业A、鼎立股份、天业股份、金科股份为主的多家上市房企的股价表现都呈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其中莱茵置业、华丽家族两家企业的股价涨幅更是高达80%以上。券商人士分析认为,上述房企的股票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涨幅,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房企在搞像矿产注入等方面的事宜,“总体来讲涨幅较大的上市房企都有资产整合、注入等概念,才会导致这些股票出现暴涨的现象。”
9月6日,华业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5400万元收购深圳市隆兴投资有限公司所持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90%股权。对于公司的“涉矿”,华业地产董事会在半年报中曾表示,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华业地产的房地产销售增速减缓,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管理层决定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华业地产上半年的股票涨幅也高达42.95%。华业地产是于今年6月注册成立了托里县华兴业矿业投资有限公司,8月又注册成立了托里县华富兴业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用于收购金矿等矿产资源的相关资产。
这场房地产企业涉足矿产的疯狂,如同4年前其他行业的企业进入房地产一样,2007年,包括海信、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及其他行业企业大张旗鼓地进驻地产行业。时隔4年而已,就轮到了中小地产公司开疆拓土进驻矿产行业。
今年4月份,中天城投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贵州联合能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设立控股子公司,专门并购贵州省的煤炭、矿业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此举拉开了中小上市房企涉矿大幕。
6月8日,新湖中宝砸下约6.43亿元,将内蒙古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区煤矿的探矿权拿下。据了解,该煤种为褐煤,主要用来发电,矿区提交煤炭资源总量116879万吨。
莱茵置业也于6月份公开宣布进军矿业领域。6月23日莱茵置业在贵州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贵州莱茵达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通过贵州莱茵达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贵州黔南华益矿业有限公司35%的股权。尽管目前矿产业务暂时还未对莱茵置业有业绩贡献,但截止6月30日,仅在半年的时间里,莱茵置业的股票就暴涨了81.26%,在市值暴涨的公司排名中位列第二。
随后不久,绿景地产宣布,终止与天誉房产、海航置业、酒店控股的重大资产重组,并增加经营范围,进行项目投资、矿产资源投资、开采等。此后,绿景地产又将其名称变更为“绿景控股”,以淡化其地产业务。
鼎力股份6月17日,宣布斥资1.78亿元,将林恭城鑫盛矿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桂林恭城鑫宝矿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收入囊中。收购后,鼎力股份将旗下的2家地产子公司迅速剥离。
8月26日,中弘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将其名称变更为“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更易旗帜,旨在淡化地产概念,并为其在矿业领域的开疆拓土做铺垫。就在数十日前,中弘股份发出一纸通告,高调宣布,斥资6000万元将仁源投资所持鑫兴矿业49%的股权收至麾下,昭示着这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正式涉足矿业。
据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房企,已有20多家房企涉足矿业,约占整个房地产板块的1/6;呈现一哄而上之势。不仅如此,据地产中国网统计,今年以来,房企涉矿交易额高达276亿元,约占A股市场并购重组总交易额(约5856亿元)的5%。
而促使中小房企在转型时进入矿产行业的主要因素,还是高额的利润。以上市矿业企业“领头羊”紫金矿业为例,根据其刚刚发布2011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8.52亿元,利润则高达49.02亿元;而同期地产行业“领头羊”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净利润则仅为29.8亿元。前者的利润率为31%,后者利润率15%的2倍。此外,据了解,一些优质矿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都在28%左右,而房企的平均利润率在12%左右。此外,无论是房地产还是矿产,公司都需要和国土部门进行沟通,这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便利的因素。
风险与利润同在,银河期货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车红云认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进入矿产业似乎不太实际,由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和家电需求处于金属需求的下游,从银河目前对房地产市场掌握的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似乎不妙。“而矿业投资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智力投入才能真正运作起来。”
进入9月份以来我国港口煤炭价格连续两周上涨。专家认为,受大秦线检修在即、南方旱情延续等因素刺激,今年我国冬储煤行情提早出现,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将不得不面临煤价上涨成本增加的风险,煤电之间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