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洁科技涉嫌信息误导 突击申报专利遭质疑 2011-11-07 16:59: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伪“科技”涉嫌信息误导
安杰科技虽然在公司名称当中冠以“科技”字样,并且在招股说明书当中大肆吹嘘“多项技术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技术优势明显”,但事实上该公司身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却不仅没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而且从相关硬性指标来考量,该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必备资质相比还相距甚远。
首先来看员工职能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明确规定“研发类员工占员工总数不低于10%”,但是截至2011年上半年末安杰科技拥有技术人员(还未必全部都是研发类人员)64人,占全部员工总数1053人的6.08%,显著低于相关认定标准。
其次来看员工教育程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规定“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不低于30%”,但是安杰科技内部包括硕士学历员工1人、本科学历53人、大专学历126人员,合计占比仅为17.09%,同样显著低于相关认定标准。
最后再看研发投入金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明确规定“研发费用占当年度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但是安杰科技自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8%、1.64%、2.31%和2.34%,无一达到相关认定标准。
由此不难看出,安杰科技实为“伪科技”,不仅在合理预期下未来也不可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税收优惠,而且更加关键地证明了该公司不过是一家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的电器组件加工厂。而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该公司的经营毛利率变化方面,根据相关财务数据披露,安杰科技201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金额为19796.83万元,同比增长幅度为33.77%,而与此同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率却高达37.06%,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高3.3个百分点,这势必对应着毛利率的下降,进一步印证了低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溢价能力很低,截止影响到对于该公司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评价。
二、可怜的专利权
尽管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阐述“已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16项专利权无一例外均是在2010年5月之后才获得的,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自1999年设立以来,在运营的头10年里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利,这不禁令人怀疑该公司在上市辅导期内突击申报实用新型专利的行为纯属“作秀”,是为扮靓招股说明书的可以之举,同时也进一步印证该公司产品实在谈不上“技术含量”,即便没有专有技术也同样能够生产经营,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所经营产品的行业准入门槛很低,未来很可能会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商标之怪
根据招股说明书“商标情况”部分的信息披露,安杰科技共拥有三项商标使用权,但是奇怪之处在于这三项商标使用权的取得时间均为2011年上半年,那么在该公司此前超过10个年头的经营过程当中,又在使用什么商标呢?亦或是身份简单加工厂,并不存在申请商标的需求,仅在上市前因为合规性要求而突击设计、申请商标使用权呢?不论是哪种原因,突击诞生的商标使用权都直指该公司此前经营的不规范。
对此问题记者多次联系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发去采访涵。但是截至到记者发稿,企业仍没有任何回复。除了上述质疑外,本报还发现公司存在离奇消失的租赁费和毛利率的质疑,《国际商报》将继续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