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人寿“化蝶”进行时 2011-11-08 10:36: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上周二,新华人寿再度挂牌转让所持的北京紫金世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穴下称“紫金置业”?雪24%的股权,转让价格较上次下调了1.1亿元。
上市清障
这是新华人寿年内第二次挂牌转让紫金置业股权。
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新华人寿于日前公开挂牌时持紫金置业24%股权。据项目公告,该笔股权被平均分拆为两个标的,即各标的分得12%股权,合计转让价格为20.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挂牌较8月底新华人寿首次挂牌开出的转让价21.5亿元降低了1.1亿元。
另据挂牌信息及项目推介资料显示,紫金置业控股股东为北京饭店,持股比例51%,其他两位股东为丰盛世纪置业有限公司及新华人寿,持股比例分别为25%和24%。其开发的主要项目为北京饭店二期扩建工程,有业内人士称,该项目公寓?穴住宅?雪部分在去年8月面市,同时全部取得预售许可证,今年年底可以交付使用,新华人寿此刻转让可谓是 “忍痛割爱”。但即便如此,按照新华人寿当时出资6亿元推算,6年间已获得了约2.4倍的不菲收益。而此举将成功实现14.4亿元的现金收益,将为其2011年的业绩增色不少。
新华人寿“忍痛割爱”或为提速IPO进程。综合媒体报道,新华人寿目前A+H股上市计划正进入关键时刻,在今年7月底,新华人寿已经拿到保监会批准其上市的监管文件;8月上旬,新华人寿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正式上市申请。由于紫金置业从事房地产业务,新华人寿此时剥离非主营资产,正是为上市清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华人寿已聘请中金、瑞银、法国巴黎银行、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高盛、汇丰、摩根大通8家券商负责其IPO安排。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新华人寿的IPO只差临门一脚,剥离紫金置业或将直接决定其年内的上市进程。
风雨兼程
对于一家有着30万员工、1400家分支机构的企业来说,“化蝶”的过程艰难而痛苦。
过去的一年多,是新华人寿的“疾走”时期,虽有旧文化的延续,更重要的却是新制度的落地,虽有离乱动荡,更多的则是发展前行。其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中央汇金的入驻。2009年11月,汇金公司以每股8.71元接盘新华人寿38.81%股权后,新华人寿迅速启动上市进程。虽然新老管理层的交替、权力的归属与划分、人事结构的梳理、投资能力的恢复、治理水平的完善,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但在聘请了麦肯锡、埃森哲等咨询机构为其做战略规划和流程再造后,新华人寿正着力推动由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变革,并于去年入驻了亚洲一流的数据中心。用新华人寿副总裁刘亦工的话说就是:“虽然事情不断,但还是很快恢复过来了。”
据说,2010年一年,新华人寿开了18次董事会。
不得不提的是偿付能力,这个曾长期悬在新华人寿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完成140亿元增资之前,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只有30%,远远低于监管标准,增资后,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30%的达标状态。对于强力推进上市计划的新华人寿来说,这一数字显然不足以取悦投资者。因此,新华人寿启动了“锦上添花”的次级债计划,并于今年9月份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发行50亿元次级债项目,将这一关键指标提高到150%的良好水平。从30%到150%,新华人寿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或许这也是投资者面对还在“疗旧伤”的新华,却仍然对其成长潜力充满期待的关键所在。这一点,从去年年底新华人寿股权被高溢价转让上也可略见一二,北亚实业转让新华人寿5.7075%股权的挂牌价为每股13.82元,而最终每股40余元的成交价格使该公司投资新华人寿股权7年的收益率超过1200%。
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新华人寿年度保费规模从约260亿元跃升到930多亿元,市场份额从6.6%升至近9%,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而根据中国保监会数据,2011年1—9月,新华保险的原保费收入达到743.6亿元,领先第五名近200亿元,但与第三的太保人寿的差距仅为1.6亿元。由此可见,其实力仍不容小觑。
“让新的体制在老的肌体内生根发芽。”新华人寿董事长康典的话,或许此时最能代表投资者们对新华的期待。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