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回应股市四大热点 将完善新股发行体制 2011-11-10 12:02: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该负责人在媒体会上称,现行发行审核体制基本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而近期股市波动加大也并非扩容的结果。让A股投资者略感安慰的是,该负责人昨日明确指出,将立即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开始,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则、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对于备受市场诟病的大企业频频发行上市,证监会称将提醒发行人和承销商关注市场波动对发行和承销带来的风险。
推动分红税收政策合理化
A股重融资轻回报现象已有多年,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后,全国1.6万亿股民对“新官新政”、制定一套完善的强制分红政策,以及让A股市场变成一个致力于回馈于股民的真正公开市场,充满期待并屡屡谏言。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证监会将出台政策,要求拟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明确红利回报规划,包括现金回报方案和分配决策机制,这一政策将在IPO公司中首先执行。
此外该人士还透露,证监会内部正在系统梳理和研究分红税收政策,以形成证监会的意见,去有关部门沟通和交流,来推动分红税收政策的合理化,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的积极性。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综合分析企业经营发展实际、股东要求和意愿、社会资金成本、外部融资环境等因素,科学决定公司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的透明度,不得随意调整已确定的分红政策。
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0年,A股实现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同期上市公司总家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61%;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23亿元、3890亿元和5006亿元;平均每股分红金额分别为0.08元、0.09元和0.13元。
但Wind统计显示,在三年12319亿元的现金分红中,总额超50亿元的集中在24家公司中,这些公司三年累计分红总额就占到了所有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的七成有余。而这24家上市公司悉数为大型央企和金融企业。也就是说,它们的大部分现金分红都落入了国有股东的荷包中。
另一个统计数据则完全揭示了A股上市公司分红现状的“羸弱”。从1990年到2011年的21年里,A股的累计融资额高达4.3万亿元;其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累计1.8万亿元;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超过1万亿元,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分红被用于支付交易费用。
研究律师独立写作招股书
自2009年下半年至今,证监会启动了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但对于改革走向市场化的终极目标,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市场各方的研讨焦点之一仍是“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
“在这方面,我们已做了不少准备,有许多考虑”。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说道。他表示,证监会在酝酿如何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完善首发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办法,研究如何完善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明确中介机构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另外,针对上市的行业越来越细分和新产业的出现,证监会在考虑逐步引入行业背景的审核力量。同时,也在研究拟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安排自身的律师来独立写作和核查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但他也指出,这些问题涉及面宽,事宜重大,需要审慎研究后再决定如何推出、何时推出。
一投行人士表示,在欧美资本市场,IPO的招股书一般都是由律师来完成撰写而非保荐机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将法律法规排在首位,引导上市公司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体系中进行资本运作。”
不过上述证监会人士称,现行发行体制基本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
严惩资本市场失信行为
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造假、虚假披露等行为不时发生,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影响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作为中国证券期货行业的最高监管机构,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这既反映出监管部门工作还不够到位、信用监管还需加强,也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对诚信认识不够充分以及社会诚信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关。
他说,下一步将从证监会本身做起,提高监管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强化证监会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公布监管立法、稽查立法、日常监管等信息,积极推进行政审核与许可流程的阳光作业,加大重要政策的主动沟通和释疑解惑。同时,加快升级市场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监管执法手段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工作机制,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虚假披露、会计造假等失信行为。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