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山西证券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下滑54%。其中经纪业务收入也仅有去年54%的水平。因中德证券管理层变动,投行业务仅有去年20%的收入水平。
对此,民族证券分析师宋健感到失望:“公司去年11月份上市后,投行和经纪业务不仅没有明显增强,反而下滑明显,其他新业务的推动也不明显,而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却提高了很多。”
季报显示,前三个季度,山西证券管理费用为5.6亿元,全部收入仅有7.6亿元,费用率高达73%,同比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对山西证券的评级是“中性”,他不看好山西证券的一个原因也是主营业务下滑得厉害。
受整个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券商股价一直萎靡不振,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未从券商股的投资中获益。
与之相反的是,券商的股东们仍然吃得肥肥胖胖。
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分别是山西国信投资公司、太原钢铁公司、山西国际电力公司、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社保基金转持三户、山西焦化公司、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以及山西信托公司。
这十大股东中,除了海鑫实业,均为国企。
2007年,海鑫实业公司以2.15亿元的价格拍下价值5000万元的股权,占公司股权比例的3.2%,位居第四大股东。这笔竞拍当时是高溢价,但现在看来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截至11月12日,海鑫实业持有的股票市值高达6.5亿元,4年时间净赚4.35亿元,回报率为101%。
海鑫实业作为资本大鳄,一直在寻找股权投资机会,作为公司掌门人的李兆会,主要目的就是财务投资,因此他也是10多位解禁股东中,最有可能大规模抛售的一位。
第二大股东太钢集团,持有股份4.5亿股,占比18.8%,市值达到38.3亿元。2007年9月,太钢集团花费11.7亿元进驻山西证券,4年后利润翻了两番多,回报率为227%。
第五大股东中信国安集团,也是2007年才跻身公司股东名单。2007年9月,中信国安以2.97亿元溢价购入了4600万股股权,占当时公司比例3.53%。目前的市值为5.87亿元,账面利润达到2.9亿元,回报率为100%。
其他股东,均为公司早期增资扩股的对象,赚取的利润更是翻数番。长达十多年的股权投资,终于在上市后看到了巨大回报。
大股东山西国信投资公司,出资占比37.6%,是山西证券的发起人之一。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股东一共投入了9.46亿元,持有的股份达到9亿股。截至11月16日,大股东持有的市值达到76.6亿元,其限售期为两年,目前还未到解禁期。
山西焦化、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科技基金、山西信托等股东持有的市值分别为3.15亿元、2.55亿元、1.87亿元、1.79亿元,而公司上市前的出资额分别仅有2500万元、2000万元、1500万元、1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