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11月24日早盘收复部分跌幅,主力合约1202合约收54720元/吨,跌120元。美中两国制造业数据疲软,以及德国国债拍卖认购不足,引发全球经济放缓忧虑。技术面上,沪铜跌至前期均线支撑下方。盘面来看,沪铜今日低开回落,但盘中股市震荡弹升,带动沪铜收复部分跌幅,但整体仍处弱势格局。预计后市沪铜将维持弱势震荡。
宏观方面,美国商务部23日公布,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美国10月份耐用品订单较上月下降0.7%,而9月份耐用品订单降幅被大幅向下修正至1.5%,初步数据为下降0.6%。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0,低于10月份51.0的终值,这暗示中国制造业活动放缓。欧元兑美元23日跌至7周低点,因德国10年期国债拍卖认购不足引发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向德国扩散的忧虑。
国内方面,未来央行下调准备金率预期更加强烈,有报道称浙江省农信系统部分银行已经获准定向下调部分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11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重回荣枯分水岭下方,低于上月终值51.0,创32个月低位,指示中国制造业活动再度大幅放缓。由于CPI增速连续第三个月回落,未来通胀水平可控,为央行更多货币政策宽松争取了空间。不过预料未来政策放松对金属市场的影响较弱,因只是局部微调并不改变稳健型的政策基调,市场更关注的是欧美债务及其经济前景。
基本面上,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周二(11月22日)表示,今年八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45,000吨,因中国消费量强劲抵消了其他地区季节性需求疲软。这和历史趋势相悖,过去十年中有九年显示8月精炼铜市场平均每年供应过剩60,000吨,归因于“假期期间北半球使用量减少”。今年前八个月,ICSG称全球精炼铜短缺161,000吨,去年同期为短缺339,000吨。8月全球精炼铜产量较上月增长2.5%或41,000吨,至168.9万吨,而全球表观精炼铜使用量增长6.8%或111,000吨,至173.4万吨。
由于价格倒挂,废铜供需缺口持续存在,废铜供应紧张。同时,国外大型矿山罢工停产状况未有改善,这限制了铜精矿供应,甚至有今年的长单合同未能完全履行的情况。受原料尤其是废铜供应紧张的影响,冶炼加工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需求方面,除铜杆外,铜板带箔、铜管的消费需求有下滑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