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花现成公司拱手送人 回国另开一家上市
2011-11-28 18:27:36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彻底放弃海外现成上市公司
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首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不过,对于江云来说,更让大家熟悉的不是新荷花实际控制人的身份,而是2004年10月,其运作的中嘉国际登陆新加坡证交所。
新荷花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5年之后,江云却渐渐离开了中嘉国际。2009年1月,江云辞去了中嘉国际的执行董事职务;2009年2月,又辞去了国嘉联合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务;7月,好朋友、同为股东的吴学丹接任前述所列职务。在远离日常管理后,2010年,江云彻底撤离新加坡市场,8月江云将持有的中嘉国际控股股东TOP公司全部46.28%股权,无偿赠予吴学丹,吴学丹原持有21.78%,这样共持有68.06%,吴学丹成为中嘉国际实际控制人。
那么,为何要放弃现有公司而回归A股呢?
招股说明书解释称,主要原因系中介机构尽职调查后,建议江云从股权关系上梳理与中药饮片主业发展无关的其他股权。不过,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到,中嘉国际业绩每况愈下,2008年到2010年,其营业收入从1亿元下降到8527万元,净利润更是从611.6万下降到-79.8万元,最新价显示0.021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0.103元)。
身家有望超过3亿元
资料显示,江云今年52岁,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身兼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曾就职于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制药厂、成都川力制药公司,现为新荷花董事长和成都国嘉投资董事长,持有新荷花52.87%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招股说明书显示,新荷花的注册地为成都高新区,是我国唯一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种植基地,2010年净利润为3806.19万元,营业收入3.11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为7518万股。关注新荷花的投资者计算,以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发行平均市盈率约为39.9倍,粗略估算,新荷花的股价约为20.2元。以江云持有52.87%的股权算,其身家有望超过3亿元。如果IPO成功,新荷花将成为今年上市的第8家四川企业,也将是四川至今唯一专业生产中药材饮片的上市公司。
无偿受让江云在中嘉国际46.28%股权的吴学丹也受益匪浅,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到,吴学丹的市值将超过了1亿元。此外,总经理冯斌、副总熊世超也将成为百万富翁。
新闻分析
护航新荷花 放走龙筹股
7年前费尽心思让旗下中嘉国际赴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如今又分文不要地舍弃,计划于本周五IPO上会的新荷花的实际控制人江云就做了这样一件令人称奇的事。中嘉国际被弃,也反映出新加坡“龙筹股”的尴尬境遇。
江云为何放弃并无偿转让中嘉国际?投资潮分析师刘琳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市场普遍低迷,新加坡投资人对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中小型企业信心不足。因此,中嘉国际股价受到影响,其市值并不高。江云虽然以无偿方式转让股权,但损失并不是不可接受。为使新荷花尽快上市,这些损失也是值得的。加之,吴学丹拟以人民币购汇或以自有外汇等方式支付上述股权转让对价存在审批难度,且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江云为了不延误新荷花上市,选择以无偿方式转让股权。投资潮估计,无偿受让方吴学丹将来应该会在其他方面给予江云一定的补偿,只是目前招股书中没有披露。
资料显示,2010年1月,江云与吴学丹首次签署股权协议时,中嘉国际前30个交易日均价为0.069新元,总市值为1380万新元;2011年6月,中嘉国际前30日均价已跌为0.038新元,总市值大幅降至760万新元。而江云所持TOP LTD.46.28%股权对应市值仅为46.77万美元,较84.93万美元下降44.93%。
江云并不是放弃新加坡市场的第一人。在海外市场不好的情况下,2003年左右趁热奔赴新加坡上市的中国“龙筹股”纷纷谋求回国。南都电源即是选择退市回归A股的先例。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