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将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以 上市公司 真实透明为目标,加大改革和完善发行监管的力度。”这位负责人强调,改革发行监管体制,需要付出持续努力。近几年,证监会一方面规范询价和定价的程序、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对发行审核,除了不断提升审核水平外,特别加强了中介机构职责,建立了中介工作的问核程序,强化现场检查;对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积极深抓;对发行环节发现的问题,加大了查处力度;对发行监管全过程,加大风险提示,努力提升透明度,提升可预测性等。
上述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去年四季度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逐季下降。据统计,2010年第四季度,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90.56倍,2011年前三个季度逐季下降为73.88、44.18、39.91倍,还出现了募集资金低于预期的情况。从趋势看,盲目炒作明显降温。
“任何企业都有风险,不因上市而改变。创业板市场因其规模较小、处于细分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有较强的探索性,因而风险更大。这是多年来创业板市场研究和宣传的主题之一,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看不明白的,一定要予以回避。”这位负责人同时谈到,培养理性、成熟的投资文化任重道远。通过观察发现,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不只是创业板市场的情况,在主板、中小板市场同样存在。这与现阶段资本市场存在投资理念缺陷,热衷炒作,热衷争购 新股 等风险较大的市场行为关系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