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省物价局曝光了今年以来的10 类典型民生价格违法案例。其中,全省共有9 家国有或民营银行推迟执行取消“密码挂失费”政策,违法所得金额超过20.7万元。
今年以来,全省开展了一系列价格收费专项检查,共涉及医疗、教育、房地产、银行、交通运输、电力等十大类, 着力打击市场不正当价格行为,稳定价格总水平。据统计,今年1-8月,全省各级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逾万宗,实施经济制裁金额9634 万元。
典型案例
银行服务类全省共有9 家国有或民营银行推迟执行国家明令取消的“密码挂失费”等服务收费政策,违法所得金额207670 元,价格主管部门责令其全部限期清退。
通信服务类不按规定公示通信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未清楚标示产品附加条件收费标准或价格、销售产品和服务时利用令人误解的手段诱导消费者与其交易等。今年以来共对相关价格违法案件实施经济制裁2072 万元,较为典型的案件如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收取价外未标明费用及未告知用户叠加收费项目等行为, 价格主管部门对其作出没收37977.85 元违法所得,并处85000 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商品房销售类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不按规定对所有房源进行“一房一标价”、公示的房价与实际成交价不符、在房价外加未标明的收费项目、物业管理公司擅自提高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标准、不合理分摊电费和消防水费等。今年以来共对相关价格违法案件实施经济制裁近400 万元, 较为典型的案件如高州市聚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商品房时未按规定价外加收未予标明的费用,价格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退多收价款184000 元。
电力类供电部门违反规定计收变线损电费、向小水电企业收取互抵电量电费和倒扣网电电费、对新增用电户收取保证金、不按规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发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等。今年以来,全省价格主管部门拟扣减发电企业未按规定实施脱硫电价2800 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