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监会连发两文,直指保险中介市场。 按照保监会年初部署,今年着力对保险代理市场开展清理整顿,依法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的代理机构清理出市场,推动保险代理市场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近日出台的两项“办法”紧扣年初部署内容,从保险中介经营渠道以及集团化发展两方面规范准入门槛,以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健康发展。
提高市场准入机制
9月底,保监会为了防范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网销保险业务的风险隐患积聚,出台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必须为全国性的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应当具备健全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并且对开展互联网业务的网站的经营资质、电子商务系统、交易安全系统等条件提出了要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经营区域不限于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保监会从2010年初才开始陆续批复全国性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经营牌照。虽然今年保监会批复全国牌照速度加快,但据估算,全国性的专业中介机构占比在1%左右,绝大多数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属于区域性的中介公司。这意味着《办法》将绝大多数的区域保险中介机构排除在外,它们将无缘网销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保监会不仅提高了中介机构开展网销的资格门槛,而且对技术要求很高。尤其在投保信息与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实时对接这项,需要保险中介机构有强大的IT系统支撑。目前业内只有少数几家保险中介公司能够做到这点。
10月初,保监会为加强对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健康发展,发布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试行)》。《办法》设立了市场准入门槛。结合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实际,将集团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规定为1亿元人民币,拥有5家及以上的子公司;要求至少要有2家以上的保险中介子公司且保险中介业务占集团业务的50%以上;此外,《办法》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的名称。
据记者了解,目前注册资本1亿元及以上的保险中介机构比较少,因为根据监管的要求,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所以很多保险中介机构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能满足《办法》要求的只有泛华保险、大童保险,华康保险等寥寥几家。
也许仅仅出台两项新政并不会给保险中介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的确提高了保险中介业务的准入门槛以及集团公司的设立条件。通过提高注册资本规模,增强资本实力,规范企业的经营秩序,将一些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的代理机构清理出市场,从市场准入阶段就设定“防火墙”以规避风险。
整顿市场绝不手软
今年以来,保险中介成为保监会监管的重点对象。保监会年初以保监发1号文形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清理整顿保险代理市场的通知》,部署深入开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随后,围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加强协调、跟踪、检查、督查工作,先后在山东、厦门、广西和广东召开四次现场座谈会,并下发《关于做好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后继处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大规模清查也凸显了保险中介市场诸多问题。保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保监会共对103家各级保险机构中介业务开展现场检查,查实违法套取资金8000余万元,涉及保费约8亿多元。通过直接业务转挂中介渠道、虚列营销员人头、自身投保业务转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普遍存在。
除了违法违规问题普遍存在之外,虽然监管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但保险中介推介业务时却仍然相当粗放。一位业内人士称,争取更多的保费从而获得保险公司的佣金,是中介主要的收入来源。中介机构在争夺客户时,往往以降低费率等手段争取客户,推介的产品或又不是客户所需求的产品。我国保险中介起步晚、规模小、分布散,在经营理念、体制机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相比发达国家保险中介和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而言,我们的保险中介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不过,尽管我国保险中介尚不成熟,但也不乏成功案例,中国保险协会相关负责人列举了三大成功案例:一类是综合实力强劲型,以达信、韦莱、中怡等外资公司为代表,它们资本金充足,技术经验丰富,专业人才充足,在传统保险经纪业务的基础上,将盈利面延伸至保险管理服务等高端领域;二是走专业领域路线,即依托股东优势,以某个行业或领域作为切入点,做深做透,如由多家电力公司组建的长安保险经纪公司就主攻电力保险领域;三是区域坚守型,利用自身资源,精耕细作本地市场,不急于全国扩张,上海环亚、上海东大就是两个成功的范例。
“十二五”着力突破瓶颈
既有成功典范,也有违规典型,目前的保险中介市场正如整个保险行业一样,处于改革转型的交叉路口,对于每家公司来讲,如何取舍成为难题。
事实上,保险中介市场的业务规模从2005年底的3596.73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10年底的10991.14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41.17%,已经成为保险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专业中介机构整体实力较弱、市场结构不够合理,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依然严峻,车商和银行等机构代理保险业务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等一系列问题也“水涨船高”,从“违法套取资金8000余万元,涉及保费约8亿多元”就可看出。这都成为制约保险中介市场深化发展的瓶颈。
不过,前不久有关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则力挺保险中介行业:“优化保险中介市场格局,鼓励保险代理、经纪、公估机构向专业领域深化发展,提高中介机构服务保险消费者的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中介机构实施集团化改革,积极推动专属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销售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促进汽车服务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保监会则明确了保险中介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到“十二五”时期末,基本建成一个业务规模较大、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结构合理、服务领域广泛、运营诚信规范、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保险中介市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